4500万的预算,1个亿的体验,阿森纳是如何做到的?
在今年夏天的转会窗口开启之际,阿森纳球迷一边思索着这个问题,一边愁眉不展地展望着自己的主队又将一无所获。然而当英超的转会窗口结束时,如果说枪手球迷的心中有两个字的话,那大概就是“真香”。在克伦克入主兵工厂后,球迷们对于这位美国富翁的吝啬投入诟病不断。凡事就怕对比,同样都是红色作为主色调,阿森纳球迷看到同样是美国老板入主的利物浦越发强大,自然更是怒火中烧。额……如果有阿森纳球迷在福布斯网站上查询一下两家俱乐部老板的身家,大概这股怒火还要再凶上三分:
其中显示,克伦克以88亿美元的身家位列富豪榜的第167位。那么俱乐部成绩更好的亨利呢?答案是排名第838位,身家27亿美元。更扎心的是,在个人页面中,亨利的简介中提到了他与汤姆-沃纳在2002年收购的MLB棒球联盟老牌劲旅波士顿红袜于2004年就赢得了球队时隔86年来的第1个世界大赛冠军,推荐链接里更有一条《波士顿红袜赢得2018年世界大赛冠军将会让球队如何大赚一把》的文章。而克伦克的简介中则有一条曾让阿森纳球迷神伤不已的内容:2018年8月,通过收购球队二股东乌斯曼诺夫的手中股权,克伦克成为了球队的唯一股东。那么他页面的相关链接呢?嗯,没有一条关于体育的内容。
(图)文卡特山(左)与桑列伊(右)组成了阿森纳管理层的双巨头
在加齐迪斯离任后,阿森纳的管理层从一人主导演变为“双巨头”模式。我们可以将俱乐部的事务大体分为商业经营和竞技管理两个类别,在加齐迪斯时期,阿森纳的各项事务都要最终汇报给他。而在新的“双巨头”时代,阿森纳内部对于权力进行了划分,文卡特山负责俱乐部商业经营方面的事务,而竞技层面的事宜则由曾担任巴萨足球主管的桑列伊担任。从这一点来讲,比起曾经的加齐迪斯,桑列伊只需要专注于竞技方面即可,不必因为其他商业领域的问题而分心。
但……老板还是克伦克,所谓的“预算”也只有那么多,桑列伊该怎么办?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枪手在这个夏天的引援及转出情况:
早在夏季转会市场刚刚开启的时候,我们便听说了阿森纳只有4500万英镑预算的消息,那么用引进球员的所支出减去出售球员所获得的总收入……等等,好像有点不对?
143-64=79我还是会算的,但这个数字差不多是45(45百万英镑,即4500万英镑)的两倍了。
当然,球迷们在近年来也听过不少利用“分期大法”发家致富的球队,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尤文图斯。老妇人引进C罗就是一笔非常典型的利用分期支付稳定俱乐部财务状况的操作。相信球迷们在这篇文章前也看过一些分析阿森纳在这个转会窗口的文章。至少在中国的阿森纳球迷眼中,桑列伊在这个夏天的操作已经让他肩比我国的杰出数学家们。当然,这是个轻松的小玩笑了。
兵工厂口中的4500万早已在网络上成为了一个梗,它所对应的“预算”二字究竟指的是什么?毕竟桑列伊再怎么神奇,也不会可能凭空生钱。
(图)阿森纳球迷对于克伦克在投入方面的吝啬诟病已久
对于各家俱乐部来说,他们获得球员的时候所负担的成本不仅仅有转会费,亦有薪水问题。在上面的两张图中我们也能看到,以佩佩为例,他加盟球队的转会费为7200万英镑,而这笔为期5年合约的背后还有共计3640万英镑的总薪水。因此对于阿森纳来说,获得佩佩的总成本是1.08亿英镑。而用分期大法摊销计算的话,就变成了每年2170万英镑。因此,可以说佩佩这个7200万英镑的引援算到阿森纳这个财年的账务中也就是2170万英镑。
那么阿森纳的预算究竟是如何计算的?
在多次采访中,阿森纳老板斯坦-克伦克的儿子约什-克伦克都对俱乐部的财务情况避而不谈,因此我们很难从直接的渠道了解他们是如何定义俱乐部预算的。不过我们可以展开思路,用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分析,究竟哪一种算法在合理的前提下最接近阿森纳的4500万英镑预算。
【定义分类1:转会预算=转会支出】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两种,一种为不计入浮动转会费,一种为计入。当然,这也是我们大多数球迷一直以来在听到“转会预算”这几个字时凭直觉最容易浮现在脑海中的概念。
(图)塞瓦略斯在这个夏天以租借的方式加盟阿森纳
那么按照这种方式,阿森纳的实际支出是这样的:
1.只计入初始转会费,不计入浮动转会费=1.35亿英镑
2.计入初始和浮动转会费=1.43亿英镑
显然,这与传闻中的4500万英镑有着极大的差距。而对于大多数球迷来说(先不用说是不是阿森纳球迷),大家听到“4500万预算”时第一想法也就是这样:这钱能买谁?沿着这种思路,我们继续拓展下去。
【定义分类2:转会预算=转会支出-转会收入】
显然,比起上一种分类的计算方式,这一种显得就相对更“会过日子”一些,考虑到阿森纳自背负酋长球场工程贷款以来的操作,这种方式换句话说也更“阿森纳”一些。
调侃归调侃,用收入抵消部分支出的方式自然是更合理的思路,在欧足联推广《财政公平法案》的当今,越来越多的球队需要在财报上做到收支平衡以符合此类规定。
(图)欧足联不断推进的财政公平法案限制了各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的投入规模
同样地,依照这种方式,阿森纳的实际支出是这样的:
3.转会支出-转会收入(不计入浮动转会费)=1.35亿英镑-5700万英镑=7800万英镑
4.转会支出-转会收入(计入浮动转会费)=1.43亿英镑-6400万英镑=7900万英镑
在上文汇总阿森纳在这个夏天的转入转出球员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做了类似的计算,这个几乎是4500万英镑两倍的结果显得一点都不合理,似乎阿森纳对于“转会预算”的定义并非是直接用转会支出减去转会收入那么简单。那么还有怎样的可能呢?我们还要继续分析下去……
【定义分类3:转会预算=现金支出情况】
相信有不少球迷已经在此前的各类分析文章、报道中了解到桑列伊的神奇源于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分期大法”,那么从分期的角度讲,阿森纳在这个夏天究竟支出和收入多少?我们直接上图:
不难看出,依照图片的信息来看,阿森纳在这个夏天的转会市场上的现金支出为4600万英镑,收入为2350万英镑。那么依照这个情况,有如下两种计算方式:
5.只计入现金支出,不计入现金收入=4600万英镑
6.现金支出-现金收入=4600万英镑-2350万英镑=2250万英镑
4600万英镑已经与4500万的预算非常接近了。正是在分期大法的加持下,桑列伊才能通过操作引进身价高达7200万英镑的佩佩,令阿森纳球迷惊呼有了1亿预算的感觉。
当我们回过头想想,阿森纳之所以放弃扎哈的转会并将蒂尔尼的转会拖延至最后也很可能与分期支付的问题有关。在转会窗口开启伊始,坊间便传出了关于兵工厂与扎哈之间的绯闻,而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手持4500万预算的阿森纳想吃下标价8000万英镑的扎哈简直像是天方夜谭,枪手球迷们只得默默看着其他球队球迷们的嘲讽,顺便在评论区为克伦克刷上那熟悉的四个字母……看看蒂尔尼的转会肥皂剧持续了多久:
不过分析并没有在此止步。我们前面在列出阿森纳转入转出球员的转会/租借费用外还提到了薪水支出,并以佩佩为例,得出了阿森纳引进他所承担的总成本为1.08亿英镑的结论。约什-克伦克此前也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阿森纳的所承担的薪资是欧冠水平的,但球队的预算却是欧联杯水平的,从这个角度讲,俱乐部对于薪资情况也是十分看重的,于是,我们便有了进一步的分析。
【定义分类4:转会预算=现金支出+年薪】
既然考虑了薪资问题,我们就要分析一下阿森纳在这个夏季转会窗口加盟及离队球员的薪水情况。继续依照惯例,我们先拿出阿森纳转入转出球员的薪酬情况:
对于深谙FM等足球游戏玩家来说,球队预算一直是需要拿捏、深深思考的因素,球队总要在转会和薪酬支出取得一个平衡。而在阿森纳的问题上,若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似乎枪手在这方面放了一个巨大的“烟雾弹”。在各类媒体的报道中,围绕阿森纳的预算问题,我们看到最多的字眼是transfer budget,也就是转会预算。如果单纯从字面意义理解,那么它肯定与薪水因素无关,这也是大多数球迷们在读到相关文章后没有考虑俱乐部承担薪酬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
而仅通过上面两张图的信息,不难发现,阿森纳不仅完成了补强,甚至还顺水推舟地减少了球队的承担的总薪酬。嗯……似乎桑列伊在球迷们心中的形象更高大了。
如果考虑薪酬支出情况,那么枪手的实际支出有如下两种计算方式:
7.现金支出+年薪支出=4600万英镑+2570万英镑=7170万英镑
8.净现金支出+净年薪支出=1050万英镑
其中,净现金支出=4600万英镑-2350万英镑=2250万英镑;净年薪支出=2570万英镑-3770万英镑=-1200万英镑
到这里,似乎阿森纳的预算支出不外乎于这几种计算方式。不过我们还没有结束,不妨先计算一下枪手在完成了夏季引援操作后的总支出成本问题。
【定义分类5:转会支出=转会费+总薪水支出】
(图)大卫-路易斯在夏季转会窗口关闭前加盟阿森纳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能够得到阿森纳这几笔引援背后所需承担的总成本,并引入下一种计算方式:
9.转会费+总薪水支出=1.43亿英镑+9280万英镑=2.358亿英镑
其实对于很多球队来说,他们在完成夏季引援后都会有相当规模的总成本需要承担。不过,这似乎为标题党们找到了一种吸引眼球的方式?比如说:《4500万英镑只是幌子,豪掷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