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标题:
陕西考古专家古墓铜敦中发现战国时黄牛肉
[打印本页]
作者:
爱球宝宝
时间:
2012-9-29 14:45
标题:
陕西考古专家古墓铜敦中发现战国时黄牛肉
2010年的一天,考古人员从临潼区一战国墓中取出一铜敦时,发现锈蚀严重又十分沉重,无法揭开。送至文保室后,文保员用凿子慢慢松动上下接口处,忽然一股味道扑鼻而来,里面有东西流出,她决定立即停下并再次盖好。
* }5 @) L) W4 D: \
& I+ P+ p7 H. y" R
这个铜敦里到底装的啥?为揭开这个谜团,考古人员进行了多番研究……
& ~8 h: l( \( m; |6 f6 O
5 @, |% H1 m$ p+ y; k9 u
发现
: q) O; n% v" o! z& f6 ~3 m
: i5 `9 ^# D9 Q6 @! r/ [4 a
战国古墓出土锈蚀严重的铜敦
# a- _8 t$ @9 O. A0 Q3 ]; w
1 ]3 o, {3 e) V& n, H% W* C) j
为配合道路建设,省考古研究院在2009年6月至12月和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先后两次在临潼区湾李村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312座。其中战国到汉代的墓葬共计282座,其余为唐墓和明清墓葬。
. [7 M3 b0 B2 ]
7 h2 x# c ]2 i) r: X$ C' w9 Q( l1 p
铜敦出土于M208古墓。该墓葬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呈长方形,口大底小。遗憾的是,该墓底东南侧有一长方形盗洞,略斜打进墓圹且打破墓底,该墓被严重盗扰。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考古人员分析该墓应为战国晚期,墓主人应该为一平民。
! U4 x N. T8 O7 s( P5 N
2 t+ M. y$ H9 Z
位于木椁内东北角的2件随葬铜器,虽离盗洞很近,却得以幸免。两件铜器为铜敦和铜壶。该项目考古队队长胡松梅说,铜壶装的应该是液体,但因时间久远早已挥发;铜敦与篮球大小差不多,直径20余厘米,锈蚀严重无法揭开且非常重,考古人员立即用厚实的黑色塑料袋包裹送到文物保护研究室。
/ c+ Y& \: K* F7 ~2 i8 a1 L* y/ t; D2 w
! V) ^$ l( Y1 U5 j' e4 U
打开
; x( A! c4 |6 p
) @+ ^! {% Q) }, M
里面装着一块块碳化的东西
6 a2 ]- \) E* W
( L0 W- i. z. Z, a; q0 d: b% O
铜敦里到底装的啥?在研究室,文保专家、助理研究员宋俊荣负责具体清理和保护,当她仔细清理完外表后发现,要打开铜敦非常困难,就决定用凿子慢慢松动上下接口处。忽然,一股刺鼻的味道散出,里面有东西流出。她立即停下来并再次盖好,马上将这件事通知考古队队长胡松梅。
' l r+ v! g: r' q
6 O" }' F+ }' y5 ]
次日考古人员再次打开后,除了一股刺鼻的酸味外,眼前景象令考古人员大吃一惊:一块块碳化的东西,将铜敦装得满满的。这些碳化物是什么,立刻引起大家猜测。最后考古人员决定拿出一块掰开看看,结果发现里面有白色的弹性肌腱膜和一根一根的肉丝。
: q/ R0 J- V) U& {* i. Q$ p
/ W# R7 {3 E/ `, Q# }! ~4 e
铜敦是古代的一种食器,由此胡松梅等专家推断应该是一块块的肉制品。省考古研究院资深专家张仲立现场查看后,也推断可能是肉制品。
* R- a# t0 U; c+ d) o! m# ]
: |, ~9 c3 H' r7 {$ Z
确定
3 R& \% N; A& V' `5 ^
1 l4 B% i, N' ]. v
多次测试后认定为黄牛肉制品
2 `0 U- E) X- q# q' M3 O+ T
1 \* j4 a: {) a% t/ U
如果是肉制品,又会是什么动物的肉?如果铜敦里有动物的骨头,就可以进行进一步推断。
/ n4 Y: Q7 A( B3 W) e
; k5 |9 x4 C* `, I6 Y
但为了保护文物的原始状态,考古人员不能把它全部倒出来找骨头。经过X光的透视和分析,也没能看到有骨头存在的证据。后来,经过与中科院有关专家沟通,考古专家决定通过蛋白质分析来寻找真相。今年经过几个月不断的测试,最终鉴定为黄牛肉。
9 u) h- i' d3 d; b* S4 b" F! n
" L' i" `3 ^+ S# e2 }
胡松梅说,这个结果和这批墓葬中陪葬有大量的带骨的黄牛肉制品相一致。铜敦里的谜团至此得以揭开,原来是盆满钵溢的黄牛肉制品。专家推测,这也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墓葬中陪葬的肉制品,距今已有2000多年。
$ h" W- _2 w1 F% r
: [4 B; O0 ?5 @$ E
疑问
8 `! q8 E" u; X" h' P
7 X% U, g" w. Q" \
肉制品为啥能够保存2000多年
. m0 w3 T" l( g$ Z
( x) R: l. o2 O# m/ A0 f
专家介绍,在这312座墓中,有68座墓葬中陪葬有骨骼和肉制品,其中67座为战国到汉代的,这些动物肉制品只有该铜敦里有保存至今的肉制品,其他的均已腐烂,只能看到骨骼。
. M& |+ a n5 ], t S+ M2 c f5 P
( X' ~* x, g0 A; v& O9 r0 q- j
为何该铜敦里的“肉制品”能保存完好呢?胡松梅推测,这可能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铜敦封闭严实,从而使肉制品虽然已碳化,但仍能用肉眼看到一根一根的肉丝,保留的腱膜还有弹性。二是因为该墓为土坑墓,一般土坑墓要比洞室墓人骨架保存要好,这和早期墓室内空气隔离有关。此外,可能是该肉制品经过处理,可能是风干的或是腊肉,以至于能保存2000余年。
2 Q& i) x8 p% j7 i9 A& {. [! n
; M1 N5 H) K3 Q
(, 下载次数: 2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e! i( g' v& r$ T- M
# k( g& w s5 P# h- e' y. n- c
该贴已经同步到
爱球宝宝的微博
作者:
凉开水
时间:
2012-9-30 12:57
实行土葬的好处就是让考古专家不会失业
欢迎光临 巴西足球网 (https://www.baxi.tv/)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