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陌陌是怎样炼成的:1年聚千万用户 死磕LBS [打印本页] 作者: 疯狂的蜗牛 时间: 2012-9-7 16:06 标题: 陌陌是怎样炼成的:1年聚千万用户 死磕LBS 陌陌,1岁,移动APP,爱好是撮合近距离的陌生人社交。 c2 e# y z$ I . t& m$ u: K n# m# T' r( o7 k 王力,30岁,自称王老板,陌陌科技运营总监,负责分析、推动陌陌的运营。 2 F) T, F- S- _2 U5 n / g1 `: E" I7 d 2011年8月,主打陌生人交际的陌陌上线,比微信晚了7个月。这玩意虽然生得比微信晚,却活了下来;不但活下来了,活得还相当不错。一年间,官方数字称攒足1000万用户。怎么做到的?虎嗅此前在《微信,和它的真假敌人》一文中分析过陌陌是怎样在产品定位上错开与微信的正面交锋。但同样值得留意,却一直被忽略的问题是,一年来,陌陌产品层面并无本质上的功能进化,而且它从零开始,没有一个庞大的熟人社区可以导入用户,但能形成现今的产品气质,离不开运营团队的调教,。: H K1 u4 w6 e* r+ |8 p
4 O$ |. C' N- A: u
2011年6月,王老板问陌陌创始人唐岩:“这个产品有什么竞争对手?”唐岩回答当时那个菜鸟:“没有。”王老板信了。一年后,老鸟王老板还信这句话。“我们跟微信不是一个东西。” L+ x( q% J: E. b2 O, x) Z J7 O
在媒体上听了太多关于陌陌的创业经历与故事后,来看看王老板开的“技术贴”,讲陌陌怎么做运营,讲他为什么选择在微博做推广,怎么看“约炮神器”这个概念,怎么规划产品上陌生关系的沉淀。 0 c5 c; ^! A7 r1 t6 y6 i$ ] 6 o" W, o! E, O2 [6 M+ A 以下为王力口述,虎嗅整理:& g$ P+ @4 S3 L, Z) {8 A3 W$ ?
% ^# W1 R& G# W4 p* B& T2 w4 V" V 最早CEO唐岩在网易当总编辑,我也在网易,负责新闻频道的微博业务,但我们老早就认识了。他先出来跟团队开发模型,到去年6月份,产品差不多快要出来了,他就跟我大概讲了一下是个什么东西,邀请我过来做运营。3 X/ R3 x. c2 O% `/ Y
+ A& h9 T/ j/ u! \& l
说实话,当时我从来没做过运营,也不懂什么移动互联网,从没用过智能手机,我只用诺基亚来打电话和发短信。微信、米聊,我从来没用过也完全不知道。但唐岩觉得一开始创业,这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大家价值观上比较一致,容易沟通。 1 V8 V( G4 g8 F3 G. j* s; i8 ]. r# `. V4 ^, U, l: a
陌陌上线一年,运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营销推广;积累了一部分用户后,需要去考虑社区生态,去维护和把关、建立逻辑,判断什么样的用户是需要被留下、激发他的活跃性,什么样用户需要被过滤掉,相当于内容建设阶段;第三阶段是品牌提升阶段,让市场对它的功能的认知不再像现在这么单一。这需要产品调整,让用户产生更深层的互动。 % n1 m4 g; Q8 K1 |9 Y4 N6 ]: [+ ]4 Y! _' d3 _
明年我们在产品上会做比较大一个改进。现在我们每天有1/3的消息量是双向关注的用户发出来的了,这就意味着它已经有一定关系沉淀在里面。那我们就需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的空间和内容,更多层次的沟通,来让他们产生新的互动。5 ` e& d3 ]! e0 L Q" S
0 c1 l1 U% R4 }# G9 w7 f1 B
陌生人社交是个伪概念,任何一段社交关系的开始都是陌生人,我更愿意用移动社交来称呼陌陌。作者: 疯狂的蜗牛 时间: 2012-9-7 16:06
为什么扎在新浪微博做运营1 m- X& B# p8 f
$ P% \, }: Q0 j8 s, w
一开始也谈不上什么运营策略,我比较讨厌这些虚了吧唧的词汇,就是一步步摸索着走。8月产品刚上线,是面临推广这么一个阶段。最初我们只有iOS版本,推的时候发现iOS渠道非常窄,也没什么第三方市场,就有一些威锋、91等垂直类的网站和专门做APP推荐的网站,还有一些是cpc广告什么的。0 G; J' ?+ S5 R- q/ n! l. k
) [5 _0 ~8 ]; X9 o 但我很快发现这些渠道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性价比非常低,折合下来单个用户的获取成本在六七块钱。当时我们很穷的,启动资金也就100多万。第二个是,不能作为一个持续的推广方式。像威锋这种网站,在论坛置顶做一个礼拜的广告也就到头了,没什么继续做的价值,盘子太小。0 X/ h7 V6 Z3 U) h! v( n$ m& t
# n! U- |3 [% u
所以当时我就觉得,一定要找到一个能够符合以下条件的渠道:1,盘子比较大,用户基数大,可以持续推广。2、花费比较少。我当时想了两个东西,一个是QQ空间,一个新浪微博。其中QQ空间的用户年龄偏低,不是我们的目标用户。所以我觉得应该集中在微博上做一些推广。1 p7 o! A& O+ { N% i
6 z6 ]9 O2 f V5 q% X 在微博上,我们一开始就是发点传统信息,说有这么个产品上线了,找了一些朋友帮忙推了一下。当时前十来天的下载量是每小时大概几十个,做了一些推广之后,每小时最多能有几百。我觉得这个路子是对的,但肯定要换种效果更好的形式,把产品放到一个场景里去讲故事。这就让用户置身那个场景的时候,可能会想的起来要去用。比方说,旅游时可以寻找当地的中国人,可以获取帮助啊,咨询问路啊什么的。4 l& n, ?5 e) f- i1 Y2 N' s
4 d, V: {/ h) b& G0 k 微博只有140个字,我必须在一个很短的故事里告诉用户,产品在一个环境里能帮你能实现什么。用户很聪明的,你给个提示他会联想。当时也正好赶上新浪微博的增长高峰,传播效果非常好,我来提供内容,把那些营销账号用作平台,就按他们的价格体系来合作。 : I% u2 g& ~8 P+ c5 o( V( x0 G( Y! g v: R9 X+ D: ]& V
这个推广手段性价比非常高,算一下单个iOS用户的获取成本也就几毛钱。陌陌从上线之后一个月左右开始密集做的这个,每天都会做不同的推广,根据不同时间段来做一些调整。8 x3 h4 l+ H8 b9 r(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