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世界刘国梁专栏
2 T' X7 B) x: I
, b% C. d7 B) f0 p2 C% @8 ` 冠军血统,责无旁贷!
* ]/ [+ U1 E% H
3 S. F4 W1 G8 m1 V 什么是幸福?什么叫羡慕?6 `/ Y e7 y! w
; _/ }2 s+ s& m9 n* K 关于伦敦奥运会,我还是倒着回忆吧,这样让我觉得幸福的感觉更真实一些。3 B8 @7 u- F9 a) j8 [
/ J0 N: d; {) |: U- e S7 D( x9 n 回到北京之后最难忘的事情,是8月17日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中国奥运代表团。我和王皓站在前排,胡锦涛总书记走到我和王皓面前停下来,主动同我们讲话,亲切鼓励我们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 队成绩不错,要继续辉煌。”总书记还握着王皓的手说:“作为一名老运动员,参加了三次奥运会,三次都拿到了单打亚军,表现不错。”总书记的肯定让我们很受鼓舞,更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不仅全国人民为我们高兴,还得到了有着浓厚乒乓情结的总书记的肯定。包括总书记对王皓的关注和了解,也是对王皓本人和中国乒乓队的一种鼓励吧。$ @) p! u; M, H+ z6 f# g
! P5 \, ^$ @# f8 X! s 对于我来说,2012年是值得纪念的一个年份。20年前的1992年,我在成都战胜老瓦一战成名;10年前的2002年,我宣布退役,从运动员转做教练;2012年,我作为主教练,带男队第三次出征奥运。
# N" X! C2 Z7 e' Q w9 h1 m2 y K, k' R* L5 V" D; U {: o
从伦敦回国之前,我就想,从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到2012年的伦敦,没变的是男队两枚沉甸甸的金牌,变了的是两个宝宝的降生让我又多了份为人父的责任,我希望永远给她们留下最光辉的一面。很多年后,当宝宝们看到电视里回放伦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我亲吻带有她们照片的杯子的一幕,真希望她们以我为骄傲。而对于我和施之皓以及领队黄飚而言,最自豪、最骄傲的就是所有乒乓队参赛奥运队员,都至少有一金在脖子上了。奥运精神是重在参与,乒乓精神是人人夺金。1 ?; z; F7 m5 P
5 g: N& v8 c) e6 x- }4 C
男团决赛的前一天,我们照例看录像开准备会,从晚上7点看到凌晨1点半。凌晨两点多,我跟秦志戬站在阳台上,大老远就看到了女队的三队员,说着笑着哼着歌回来了,再一看后面,是施之皓和李隼。我就在上面喊:“施哥,祝贺啊!”他在下面喊:“明天你们加油啊!”然后我就跟小秦说:“兄弟,你现在想想,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什么叫羡慕,我现在最羡慕施哥。也许明天这个时间我们也是这样大笑,但是现在我是大气都不敢出,老老实实把呼吸调匀往肚子里咽。”; X# m: y7 q: i! G2 I* G# t
2 A) C- q' q1 u+ W. I
我一直觉得,奥运村就是战争时候的休息营。这村里静悄悄的,村里的楼也是一圈一圈,挂的都是国旗,外面全都是铁丝网。征战了一天了,大家说好了,晚上都在这睡觉,谁都不准动,其实谁也没睡踏实。第二天一大早,都从村里出来上班车去球馆,从上车开始,就开进战场了,一打开场馆的门,笑着请你进去,等你热身完了之后进场,当运动员一拉开挡板,这脚跨入挡板的一瞬间,就相当于进了斗兽场了,去斗吧。最终,赢了的人兴奋地跳出来,输了的垂头丧气耷拉着头。
( ?/ K# s! c% o, f
0 y( C$ Z$ Y6 L' Q 这次伦敦奥运,我真的感觉太累了,一个原因就是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绩好得不能再好了,这几年的成绩也一直太好,好到自己都在担心。人越赢多了越担心,因为不可能永远会赢,不知道会输在哪一次,输在哪一次都不能输在奥运会。在这种情况下,伦敦奥运会压力能不大吗?
" q: U+ X/ j I: @
# b& W, E z* U/ `) P" ^/ } 我为什么信任王皓?
/ l! U; j S" R2 T/ y0 }1 \
* ?2 d: \) _" P6 R0 o3 q/ I- o 大家都关心王皓,为他的三个亚军惋惜,所以我也先说说王皓。伦敦奥运会之前,我就跟王皓说:“这次你要以打进单打决赛为荣,以输给张继科为最高荣誉,你必须真的给自己灌输这个思想,王皓你才能参加伦敦奥运会,才会给你报两项,要不然报你没意义。你的定位就是要作为张继科身后的影子杀手,隐藏在他身后。因为张继科现在是世界排名第一,各方面冲在第一线,责无旁贷,他往上冲的时候,你需要保护他,你需要在后面托着他。”$ u0 F$ ^$ L: x8 k
3 N# x! x: P- Y
单打的半决赛大家也看到了,张继科先打,王皓在后头。团体赛,王皓都是排三四、三五,也是托着马龙和张继科往前冲。这样一排阵,其实队员和教练都明白了,都明白我是什么战略了,如果前两场打成1比1,就看王皓了。其实最稳的几场球全是王皓在那儿托着,半决赛打德国1比1的时候,他打的那场双打,以及决赛万一出现2比1的时候,他对朱世赫。0 n! G9 `, F; ]* N Y
2 i. q! Z& S; S" |9 l
从整体上看,这次奥运会的三个人中,王皓是打得最轻松的。其实我们担心王皓不是担心他跟外国人打,而是担心他对张继科的男单决赛。在这方面我们是事先做了很多预案的,因为我们估计到王皓决赛时会输给张继科。所以我们事先给王皓的定位就是守住一条线,如果再像以前那样让他觉得自己非拿单打冠军不可,他输完之后会更觉得冤,肯定首先觉得对不起教练。而现在,至少他会觉得,完成了任务,对得起教练,对得起团队。- |# K4 r( k9 Z r
% `$ d4 T" F/ l+ W$ e
可以说,男单决赛的场面是我梦寐以求又特别纠结的,那种幸福和不忍纠结在一起的感觉,我真的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最终张继科赢得了大满贯,而王皓赢得了尊重和人心。王皓参加了三次奥运,打了三次决赛,拿了三次亚军,第一次是深深的痛苦和自责,第二次是纠结和遗憾,第三次是从容和淡定。王皓输掉男单决赛的晚上,我跟他聊得挺晚,我对他说:“这是你最后一届奥运会,能不能划一个圆满的句号,就得靠你自己了。你打第二,大家都出来支持你,但最后拿不到团体冠军,都没用。”0 \3 w$ z! ~& ]% G6 g' V+ {* z
2 @4 Y2 m1 H- t6 R
应该说,男单决赛输给张继科之后,王皓的心理状态还是起了一些变化的。男团1/4决赛对俄罗斯输掉的那场双打,王皓在场上就显得慢,精神上发散。蔡局早就给我打了预防针,他有点担心王皓输掉男单决赛之后当时没觉得什么,但痛苦来得慢一些,后反劲儿。输了这场男双之后,我就一直在琢磨王皓的心理,到底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让他兴奋不起来。找到了问题,就好对症下药。我分析有三种可能,第一个是决赛之后的心理阴影问题;第二个是因为刚打完单打,人对团体赛的二次投入不够快;第三个是信心不足。我们最担心他心理这关过不去,表面上又装得没事,你一问他,他就是“还行”。这时候你无论问运动员什么,他永远都是“还行”,这个“还行”里面,你要去猜。如果瞎揣摩,说不到点子上,反而给运动员增加压力。当时我们的做法,第一是继续鼓励,在鼓励的同时给予一定的刺激,不管他最后能不能扭转,至少要给他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推着他,让他不能往后撤,不能崩溃。
! F; W/ K& a1 R% l: [
7 m, q9 a; o, P# ^$ e6 W9 ^3 @' V 双打一输,王皓反而清醒过来了,意识到比赛就是这么残酷,当你不专心,不够专注,比赛就会出现问题。那场球之后,他好好地睡了一觉,醒来之后说想出奥运村,我一看他愿意出村,就觉得踏实一点了,我又盯着他去练了一会儿。后来想想,他的反应也正常,打奥运会一直都比较紧张,精神上压力大,精力和体力消耗都比较大,比赛的时候紧绷着,没感觉。单打打完之后,无论输和赢,都会松一下,那么短的时间里再重新启动,确实会慢一些。: \ B" z6 v$ J0 @
* e' b1 A4 U# z' O& r7 S( \ 王皓最终在团体赛中起到了他应有的作用,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信任他,他输掉两次男单决赛之后我仍然信任他,仍然敢用他,其实就是源自于我对他的了解,他内心的干净,以及他的那种大气和大度。" g( [, e$ @$ j+ |3 B
5 B* d& C+ I! V# P* Z; ]
为什么说张继科还有潜力?7 s, ?2 f" h9 N8 q6 X2 [5 \
8 j; {. U% y2 F5 @. s
关于对张继科的使用,从2010年起我就开始承受这个压力,莫斯科男团决赛前,我一直在思想斗争,给不给他机会,让不让他上?我心里一直在问我自己:你觉得张继科有戏吗?我内心里觉得有戏,我说你现在不敢用他,伦敦奥运会你就不可能用他了。如果2010年不用他,2011年单项他能打冠军吗?那时他连世锦赛单打都没参加过。没有2010年就没有2011年,没有2011年更没有2012年,所以当时是最后一次机会,他跟马龙,就取决于决赛的时候到底行不行,那一下行了,还有两年的时间再通过世锦赛单项赛等比赛的磨砺,如果那一下不行也就彻底没戏了。报名单之前最后5分钟我决定用他换下王皓,我想,与其到奥运会之前犹豫用不用他,还不如现在呢,现在考验一下,他行了,我至少可以多一个选择,或者有一个替补。而且张继科必须经历过团体赛的决赛之后,他的心态和心理上才能更好,莫斯科决赛其实他发挥得也不行,也紧张得要命,但是到鹿特丹就好了。这次奥运会他也紧张,有点像莫斯科第一次打团体决赛的那种感觉,如果他能够坚持到下一届,心态可能就会好了。0 R# h! ~# o0 R6 X$ V
/ C3 l! O! {+ j. r, l
莫斯科团体决赛王皓打不打,其实不影响我对他的信心,对他反而是一个激励,让他也知道冷板凳的滋味。为什么决赛之后王皓哇哇掉眼泪哭,我说知道板凳硬了吧?知道了他才能够更加努力。3 p3 `# b9 m( M
8 l5 e8 N$ R5 n2 C 从伦敦奥运会的成绩上看,张继科是完美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的实际水平并没有发挥出来,他已经被奥运会压得打了折扣,打得已经不是张继科的水平了。这次奥运会已经看到了张继科的底线,其实他已经打得很紧张了。这次在伦敦,男队最难的两场,全出现在他身上。单打项目上,差一点输老萨,如果单打是5局3胜的话,他就被淘汰了。对德国队 的半决赛之所以打得艰难,难就难在他输给波尔 了,而且男女团体唯一一场单打输球,就是张继科这场。按说张继科拿完单打冠军之后,应该释放吧,应该把所有对手都不放在眼里了吧,但偏偏对波尔就出了状况。所以说奥运会每一个项目、每一场比赛、每一个瞬间,都不是运动员可以想像、可以掌握的。2 w J0 d2 Z/ e2 M# Y
- D& R# I) _5 {: f+ w' k 所以说,张继科仍然有潜力,他本身的思想境界和心胸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世界足够大,就怕你的境界不够高、心不够大。如果心不够大,就到头了,人就会沾沾自喜,开始得意忘形。伦敦奥运会,马龙和王皓的发挥都非常好,但张继科把握机会的能力更强,他也输球,但他没输在关键场次,他平时也是这样,一般的比赛他也会犯一些错误,但是把握机会特别是关键机会的能力确实强。这就是比赛,这就是奥运会,过程和结果不一定成比例。% r: I- p$ P$ x" z5 i' ` O8 l
- a. Y2 f6 s4 r9 g# K! {- k# b6 t c
- P. O9 E/ R' _, o* S9 a/ ^' w: a8 D, n- s! g' x
该贴已经同步到 百度联盟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