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取消长跑发出堪忧信号! E3 F) j4 C' @4 L0 T V0 x; q& Y
7 N! M/ F1 | S8 W( g
长跑之于青少年的好处,最明显的是强健体魄,最重要的则是锻炼毅力、涵养意志力。国民“心身薄弱”之严重后果,陈独秀近百年前就在《新青年》上撰文痛陈。 6 C- D' L1 H0 n- ]; n6 m 3 L m. O+ F C J: B$ l由于担心学生在比赛中受伤,华中科技大学今年秋季运动会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两个常规项目,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削足适履”、“因噎废食”、“不负责任”。其实,华中科技大学成为靶子是很有些冤枉的——在全国范围,如今保留这两个长跑项目的高校或已是少数,而有的高校则10年前就取消了。+ u$ P& `( x6 f- @4 z
9 S' ]- `: o d$ w我无意为华中科技大学辩护。鉴于比赛中发生过猝死的教训,高校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纷纷取消长跑比赛项目,虽无需深责却不免流于消极。倘若高校深以学生体质状况为忧,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己任,采取积极的制度化措施,逐步改变学生不爱运动的习惯以及不健康的起居方式,也可收亡羊补牢之效。但目前所见,似乎第一是“取消”,第二是“取消”,第三还是“取消”,大学生的体质恐怕还要一天天坏下去。: d/ Z# s# k$ |
1 ], v. p A2 A+ [
无论如何,大学生体质普遍而连续下降,乃是长期累积的结果。中小学校对体育和运动的重视,似乎更多地表现在形式上。课程表上往往能按要求安排体育课,实际上则常常被文化课侵占。体育、体质似乎只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有关,而与学校的业绩考核无关,所以体育也如安全教育一样,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运动设施的学校,对未成年人在运动中可能出事的担心,自然更甚于高校之于大学生,又和高校一样不去着力保障运动安全,于是好的设施也便成了摆设,节假日期间更是任其闲置。而更多的学校,恐怕连基本的设施也不具备。5 w! d% P% ~: r' p; m! X
% X$ c& z% v# x$ R
& p& r8 {& U, X9 [$ }7 R+ u0 v Y9 p- m学校的运动条件不行,社区又怎样呢?那就更不行了。运动似乎不是生活的构成,不属社区建设的范畴。很多社区车满为患、狗多为患,运动场所小得可怜,运动设施少得可怜,你要打个什么球,就得上按小时收费、价格不菲的体育场馆。学校或只在名义上重视运动,家长又怎样呢?好像还不如学校。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在意孩子不输在成绩的起跑线上,身体素质似乎是在起跑线之外的。 v( o/ F0 Z3 L* c8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