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7月24日,中国队亚锦赛前的倒数第二场热身赛,中国男篮对阵新西兰国家队。在易建联不能上场的情况下,小将王哲林在关键时刻不手软,拿到了12分4个篮板,帮助中国队反败为胜以79-67战胜新西兰国家队。
9 c9 O/ A2 |- ^& t' \
" P; Y6 f, N- L; o+ W/ p4 W 本场比赛内线首发为中锋王哲林,大前锋李晓旭。第一节王哲林打了7分半钟,开场打了一个2+1,显示出了良好的状态,在随后几分钟里,王哲林在篮下的对抗上还是显得有些单薄,在一次篮板球争抢中,直接被对方抡倒在地。在易建联无法上场的情况下,王哲林在防守能力和位置的判断上还是还是显得稚嫩了些。反观新西兰队,队中并无强力中锋,主要得分点集中在外线三分和快攻反击。从整个第一节来看,中国队防守上从内到外都出现漏洞,进攻上缺乏有效得分手段,罚球命中率偏低。, L ^$ Y: v+ S1 H: e& l
! a! N) L1 n: u# P7 {) g/ ~' ]4 C( x' Z( P 第二节开场,内线换上了李慕豪,随后又换上王哲林、王治郅。在王治郅上场之前,中国队还是落后5分,随后一干老将纷纷发威,王治郅的篮下2+1,后撤步的中投,朱芳雨的底线三分,孙悦的突破分球,将比分追了回来。王哲林在这个时候表现的有些茫然,关键时刻还是无法挑起进攻重任,不过这对于他似乎要求太高,作为只打了1年CBA联赛年轻球员,在这种高强度的比赛中,不光需要体力和技术,还需要经验和智慧,在场上能时刻观察到队友和防守的情况。5 {, r+ L3 {5 g/ m( u. w1 n
, _' G2 P# V) M: w* |: S
在比分落后,需要咬紧牙关拼刺刀的时候,老将的经验显得尤其的宝贵。年轻人需要通过多打比赛来累计经验,但是不是该拿成年队的国际比赛来练兵,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扬纳基斯心里,王哲林的天赋毋庸置疑,他需要更多的比赛来积累经验,随着王治郅的逐渐老去,在未来几年里需要他来和易建联挑起中国队的重任。练兵和成绩是矛盾的,但需要主教练来平衡。
. H6 t3 m" c1 b7 o0 j, x! ^; s2 \4 \+ r: G. q- {# f
第三节比赛前半段,中国队又出现了前几场习惯的第三节断电毛病,进攻端屡屡不中,防守上失位、漏人,新西兰队趁机把比分差距拉大到9分,扬纳基斯被迫叫了暂停。暂停之后,新西兰队将领先扩大到11分。这是中国队从澳大利亚回来之后少见的大比分落后,这个时候开始考验中国队在关键时刻拼刺刀的能力了。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最近以来经常靠防守出彩的孙悦,他的三分吹响了中国队反击的号角。王哲林这时候也表现出了年轻球员敢打敢拼的冲劲,连续的冲击对手篮下。在一次反击中,王哲林接张博传球冲击篮下,在对方已经起跳封盖的情况下紧贴对手上篮命中。紧接着在对手的反击中,王哲林回手就是一记漂亮的盖帽。4 h: ?' n/ X, Q* L3 A
0 E& i8 g: D0 q& I2 r. N 第四节比赛,大致和王哲林坐镇内线。大致经常提到高位来策应,王哲林在内线吸引火力。在有大致的情况下,王哲林打得更为轻松,更为清楚。这节比赛里,王哲林的篮板冲抢,防守中的给对方大火锅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非常提气。年轻球员在比赛遇到困境的时候,需要有老队员来指引方向,他们的天赋需要在一个合理的技战术下才能充分发挥。如果以王哲林现在体格,一直让他在油漆区和对方肉搏,球不断喂进内线,来消耗他的体力。他在进攻端的灵活性和防守上高度就无从体现。
' U* J. ~( F- \; j* o+ f5 `$ @
6 h/ A2 q7 q! z- `( _3 q 本场比赛扬纳基斯给了王哲林和大致充足的上场时间,而李慕豪只打了3分钟左右。从这个侧面我们隐约看到了那份大名单里的内线构成。王哲林有实力,有天赋,但还需锻炼,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大致在一旁的辅佐也许是最好的现场教学。(David)4 h+ [9 g9 n, l" {0 _! W3 t
2 ], ]0 _$ w O5 k0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