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w8 s' Z( a5 ~
波澜不惊的比赛进程,意味深长的强强对话,诺伊尔和阿雷奥拉数次奉献精彩扑救,高卢雄鸡从安联球场全身而退。法国队沿用了世界杯期间面对强队时的稳守反击策略,德国队展示出了持续深化传控战术的决心,勒夫和他的弟子们正在努力走出世界杯失利的阴影,平局对双方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E' n4 t! f# _- q. Z6 p6 t J9 X f2 v
! m. e( S- A8 ~& R. [ b. b+ T$ K; x4 N3 K/ k
此番再度公布大名单,保守的德尚没有对世界杯的大名单做出较大改动,门将位置的调整是仅有的变化,所有参加世界杯的外场球员全部入选,媒体将其解读为对夺冠功臣的一次“奖励”。作为失败者的勒夫明白变则通的道理,他挑选了包括萨内、舒尔茨、蒂洛-克雷尔在内的四位新人来替换厄齐尔、赫迪拉、普拉滕哈特和特拉普,或许这四名球员暂时都无法上位为主力,但考虑到对手是实力强大的世界冠军,德国队也亟需胜利来重建信心,勒夫推迟大规模重建的举动是可以理解的。7 _+ d6 R; a, e" U- c$ g
/ |9 J1 x. n3 y' S3 o6 ~) B. v" K& L1 m% Q8 E0 `0 C! z4 N
这四位新人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就是萨内,曼彻斯特城锋将是具备夺取主力资格且能够为德国队带来变奏的球员,他的出现可视作是德国队近期战术试验的一种延续:勒夫从2017联合会杯开始就在不停地从一份近50人的候选名单中进行筛检,在先后完成防线和中场的建设之后,调试锋线就成为了勒夫在2018年度最重要的工作。世界杯的失败表明,以维尔纳为支点、二线队员全面参与的进攻体系,非但无益于阵地攻坚,反而容易被对手打反击,令人稍感诧异的是,勒夫没有重召人气很高的瓦格纳,也也没有给予戈麦斯替补出场的机会,这说明了他并不准备对这种传控支撑提速的体系做出重大调整,如何细化控球依然是球队战术建设的主旋律。3 y8 E( X U$ l8 F/ x) D0 j2 W9 W
! G8 U8 W& f+ K/ _ ; j. {1 v$ e5 u" |7 H1 f6 e此役是勒夫继2014世界杯后再次使用四中卫的防线组合,不同于当年的赫韦德斯&博阿滕,如今的吕迪格&金特尔参与进攻的能力更强;为克罗斯配备基米希和戈雷茨卡两名活力十足的搭档,正三角的中场体系强调平衡和分工,取代赫迪拉的基米对防守的贡献明显,顶替厄齐尔的戈雷茨卡对球门的冲击更强,这是符合优先加固“两头”规律的杯赛生存法则;在前场使用跑动和压迫能力出众的托马斯-穆勒、罗伊斯和维尔纳组合,三名球员频繁交叉换位,持球能力最强的维尔纳拉边策应……勒夫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打造出了一个跑动和向前能力极强的中前场,他的目的就是减少后卫的助攻幅度,进攻的组织与终结尽量由中前场球员完成,以此达到攻守平衡的目标,避免出现“只有胡梅尔斯一个人在防守”的局面。 # D5 u: a2 s% z * w# @6 j' P* v/ s( p8 ^9 e' E U) i) a
8 K# i4 x+ H/ X+ r3 F
(法国队员在场上表现地比较放松。) ' z! E( W7 n7 J, {& h; S% g. B5 u5 ~; C2 x4 B, u2 g: O
【看点1:三中场理念先进,默契度有待提升】 ; U i) B! y- u5 m3 ~2 }/ W; T0 E6 n
比赛的整体节奏和对抗强度属于热身赛水平,法国球员的表现更加放松,世界冠军的身份加成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信心。主场作战的德国队对胜利更加渴望,尽管边路组合的攻击锐度不足,但凭借对场地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及在边中结合方面的高效率,德国队创造出了很多得分良机,法国队凭借阿雷奥拉、坎特和乌姆蒂蒂等人出色表现才力保球门不失。 / d0 D0 Z% b% w% ^( k# v& E) t2 y3 o2 _. L( U1 u) s) _
; N- G# Q. `/ Y. `$ Z4 O
上半场,德国队占据主动,但他们在控球阶段显得办法不多。吕迪格在防守中的侵略性令人印象深刻,蓝军后卫的问题是持球进攻能力达不到边后卫的标准,赫克托的缺阵导致德国原本强势的左路进攻瘫痪,穆勒和金特尔所在的右路成为了德国人的主攻方向。德国队的右路进攻一般有两条线路:右边锋穆勒内收将法国的后卫线向禁区内挤压,左边锋维尔纳游弋到右路后接应博阿滕的长传直接发动一对一突击;金特尔斜传身后,埋伏在肋部的戈雷茨卡发动反越位冲击。由于中后场球员的机动能力很强,法国队能够依靠不断的整体移动围绕皮球建立起高密度、高强度的防守网络,德国队很难连续打出传跑配合,无法给予对手防线足够的压力。- C5 h" i& Q: k8 Y, O! `
% E! h6 |, f0 H6 `# a3 a1 ~2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