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i米体育
测试
666体育
查看: 1432|回复: 0

独一无二的中国野球:挣得比职业球员多 这里没特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野球市场,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 N; s, J* ]# C; W
2 k1 u7 U2 I6 x7 T

$ C! }2 T8 l" f/ J8 }3 C4 g+ a; {$ D# @+ a
这里说的“野球”,和篮球爱好者平时的“接波”还不太一样,这个“野球”是可以赚钱的。
在中国,顶尖野球球员挣得比CBA普通球员还多,所以吸引了全世界的“淘金者”。
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王璁,他曾经是北大球员,现在是国内野球圈内有名的经纪人。打球时就参与过广告拍摄的他,很会讲故事,关于中国野球的两个纪录片《随波逐流》和《野球江湖》他都是主创。
相比来说,三年前上线的《随波逐流》不乏冲突、脏话、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对这个圈子的吐槽。而今年的《野球江湖》制作更加精美,弘扬着能量。制作没那么精良的《随波逐流》,因为各种原因,已经下线,在网络上只能找到些许片段,但就是借助这些片段,我们也可以窥探到关于中国野球的一些大概。
顶级野球选手比职业球员挣得还多
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CBA和NBL覆盖不到的地方,有着广阔的野球市场。
民间篮球赛事从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有的是为了企业宣传推广;有的是为了企业、机关、村子争夺荣誉;还有就是在一些群众基础好的地方,来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
那么有钱赚,就会吸引球手来打。钱越多,水平就会越高。而为什么说中国的野球圈是独一无二的呢?因为只有在中国,打野球能赚到钱。如果一个野球球员打的好,可以短时间内挣到职业球员一年的收入。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
. ~. c+ n) ?0 @( L! Z
野球选手多赚钱?据估算,外籍高水平野球手一场比赛能挣8000-10000元,本土顶级选手一场3000-5000元,如果一年打100场,顶级野球选手一年可以赚到50万-100万。
CBA的最低薪水是18万-50万不等,那么野球选手的收入很可能超过CBA职业球员。
4 c! M1 k) B+ ^. I/ z3 t

8 Z* j2 v+ e' \. Z& ^* Z$ Z

- \7 N! b4 K. K; W! U4 I3 N2 l2 o8 N8 j( n8 l
比如前奥神外援克里斯,在告别职业后,他在中国打了两年野球,赚了100多万,如今回到美国承包了一辆救护车,过起安稳日子。
野球圈没有特权 不赢球什么都不是
对比职业球员来说,野球球员最大的不同是不确定性。不知道下一场比赛在哪,你的对手是谁,你的队友是谁。
你也无法控制场地是水泥的,还是塑胶的,天气是严寒还是酷暑,室内还是室外。
如果说职业球员是正规军,那么野球手就像是地下拳手,或是赏金猎人。
在野球圈子里,没有能力很难得到认可。
在CBA有特权球员,野球圈没有特权。老板就是让你来赢球的,赢不了球,你什么都不是。
如果输了,你的名誉就没了。就是这么残酷。一直赢的话,请你的人越来越多。输的话,找你的人会日益减少。
在这里一定要保持最佳状态。就是这样现实环境,没有人管你是不是受伤了。是不是状态不好。
比如克里斯就会在赛后,用宾馆里的毛巾,将冰袋绑在自己磨损的膝盖上。
“老板只会利用你,直到你没有利用价值,如果你受伤了没人再叫你打球。”克里斯说,“所以需要自己照顾自己。”
如今有的老板就是要噱头,需要拉一整队的外籍球员。
! P& I8 ^2 [$ c  O! p1 D( E
3 k( k3 D+ y, d4 o1 I2 h% C
+ B- w- M" E4 s- t
. U/ n# v1 r3 w# C
埃隆-马克西就是来华淘金者中的一员。他曾经在澳大利亚联赛获得过两个冠军。
“我来中国时已经38岁了。我很珍惜在这里打球的机会,”马克西说,“我把我打球的录像寄给了经纪人。这里不是看我的年龄,而是我能不能打球。”
很多人瞧不上野球这个圈子,认为他们不值得尊重。但是实际上,野球手一年要奔波50个以上的城市,打100到200场比赛,比职业球员更多。环境也比职业球员要更残酷。
来到中国就要适应中国的一些规则。比如,老板觉着外籍球员来了,就应该赢。或者老板授意要输掉某场比赛。还有诸如“一会让10号投几个,他是老板的儿子。”这样的要求。
这是关于颜面的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野球圈的选手也是篮球世界的一员
除了有出场费的顶级野球手,还有一些球员,他们有本职工作,但是利用假期去打球赢奖金,圈子叫做“打点”。
这些球员有的毕业于体育学院,有的在业余比赛中取得过一些成绩。
比如毕业于首都体育学院的翟博,过年时他会找他的队友,去贵州“打点”,打6个地方的比赛。每个点前三名有奖金。他们要计算好路程和赛制,一但没获得奖金,这趟就要算“自费”了。

7 ]  `: m  C$ g4 ^' G% A. ]* Q9 Q3 _4 {* f) H
2 `7 B* W! `! G( U
- i& |8 ^6 S/ M9 L. g! u0 V( s! ]
翟博他的队友因为篮球聚在一起,虽然都曾有打职业的梦想,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现在只能更换一条道路,好在还能留在球场上。
“我小时候父母都不了解(篮球),认为学习比较重要,觉得体育没什么出路。当个爱好就得了。”翟博说。
“父母认为,考大学找个工作比较稳定。上大学再想打职业太难了,极少有人能成功。”翟博的队友高飞说。
别看野球圈的十分火热,但也反映出了中国篮球目前存在的不少问题。
比如职业比赛较少,很多球员无法跻身职业,只能去打场地、规则并不统一的野球。
再比如职业球员上升通道太窄,很多意图想向这方面发展的年轻人走投无路。
“中国的群众基础和热爱篮球的程度都很棒,”克里斯说,“但是人们对篮球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他们会只看你的得分,但是一些小细节,挡拆、假动作才会帮助你赢球。有时,比赛变成保护面子的工具,这让比赛没那么纯粹。我投篮的时候还得防着对手的垫脚和肘击。这些需要时间,但是会好起来的。”
老将埃隆-马克西更有正能量:“荣耀并不是非要打职业联赛,而是应该来自努力的工作,来自你的成就。我很感谢为我提供机会的人。”
职业篮球就像金字塔顶端。野球圈中的这些球员,也是金字塔下面的组成部分。他们也是篮球世界的一员。

8 w- T' J; S% y. ?* g: @- B9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足球推荐论坛 ( 粤ICP备13687314号 )

GMT+8, 2025-7-28 07:38 , Processed in 0.06234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