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测试
1号
666体育
查看: 716|回复: 2

新西兰7级地震零死亡堪称“奇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西兰7级地震】:新西兰7级地震:当地时间4日凌晨4时35分(北京时间4日0时35分),一场7.1级强震在人们熟睡之际袭击了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不过,尽管震级强烈,截至4日晚,仅有2人在地震中受重伤,无人死亡。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称之为“奇迹”。

  新西兰7级地震-新闻背景

  地震发生在新西兰当地时间3日22时36分(北京时间18时36分),震中位于北岛西部小镇奥普纳基以南60公里的海域,震源在地表以下257公里处。距震中170公里的首都惠灵顿也有强烈震感。记者在位于惠灵顿的办公室里感到了强烈晃动。当地消防部门发言人表示,目前没有接到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报告。

 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克赖斯特彻奇市长鲍勃?帕克说,强震致使市内多处地区电力、天然气和供水中断,道路布满瓦砾和碎玻璃,受损状况“令人惊悸”。帕克说,地震造成的破坏比预想的严重,几乎每个家庭都遭受损失。

  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告诉美联社记者,克赖斯特彻奇及周边地区主要基础设施严重受损,供水和下水处理系统几近瘫痪,至少6座桥梁受损严重。“我家满地是碎玻璃和散落的食物,”当地居民马克?奥康奈尔说,“抽屉、电视机和电脑一片狼藉。”

  由于市中心一些建筑受损严重、随时有倒塌危险,警方在一些商业区设置了路障。克赖斯特彻奇及周边地区震后进入紧急状态。帕克说,80名警察正从奥克兰赶赴克赖斯特彻奇增援,军队随时待命,必要时将协助警方维持秩序、投入灾后重建。克赖斯特彻奇民防部门发言人穆雷?辛克莱尔说,救援人员在市郊的学校内建起临时安置点,接纳数以百计灾民。

  奇迹

  40万居民仅两人重伤

  克赖斯特彻奇市约有40万人口。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4日说,地震发生后14个小时内监测到余震29次,震级从里氏3.7级至5.4级不等。“我们都感到害怕,刚刚经历了数次震感较强的余震,”克赖斯特彻奇市长帕克告诉新西兰电视一台,“今晚,我们是直面自然灾害、互帮互助的一群人……”

  克赖斯特彻奇市警方宣布4日19时至5日7时实施宵禁,以防持续余震引发受损建筑物瓦砾滑落,砸伤居民。

  美联社以克赖斯特彻奇医院为消息源报道,两名50多岁的男子在地震中严重受伤、多人轻伤。医院发言人米歇尔?海德尔介绍,两名重伤者中一人被坠落的烟囱砸伤,另一人则被掉落的碎玻璃严重划伤。

  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地震发生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飞往基督城视察灾情。他表示,无人在地震中丧生是一个“绝对的奇迹”。“地震造成的损失的确令人们感到恐惧。但没人丧生是一个奇迹。”

  约翰·基表示,完成地震损失调查可能需要几个月,但他初步估计,震后重建至少需要20亿新西兰元(约14亿美元)。

  目前,克赖斯特彻奇市及其周边地区已经进入紧急状态,军队也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前往救灾。

  4日的地震是新西兰历史上发生的最强烈地震之一。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地震多发国,平均每年发生大小地震近3000次。该国最近一次死伤严重的地震发生于1968年,南岛的一场7.1级地震导致3人死亡。

  新西兰7级地震-灾民亲历

  “我们从一面墙摔到另一面墙”

  住在克赖斯特彻奇郊区的居民马克·奥康内尔说,地震发生后,他的房子里都是粉碎的玻璃残渣,食物从架子上散落下来,抽屉也滑落到地面,电视机和电脑也都倒在地上。

  “我们从一面墙摔到另一面墙,然后我们恐慌地跑下楼梯,试图找到个安全的地方,”他说。 TECH.92JN.COM

  养殖绵羊的农民保罗·科维住在达菲尔德市,也在地震震中附近。他说,自己全家都被摔到地板上。“我们几乎没法站起来,但我们必须跑过房间,找到孩子们……他们都吓哭了,抖成一团。”

  科维全家逃出了房间,挤进了空旷地面上的一辆车里。

  居住在市中心的市民安吉拉·摩根说,市中心至少有5幢房屋的房檐倒塌,碎石滚落到大街上,遍地都是。

  城郊区一所小学的校长表示,地震把他从床上摔了下来。“我们的陶瓷橱柜被摔得粉碎,墙壁上的挂画砸到地上,任何在高处的东西都摔到地面上,就连我们家的猫也受惊吓逃走了。”

  另一名居民凯文说,地震时他听到大量噪音。“我醒来,正要去工作,听到大量的噪音,然后就是‘嘣’的一声,就像是房子被撞上一样。”

  新西兰7级地震-新闻进展

  地震后余震不断

  由于地震发生于凌晨,基督城的民众大多都还在睡梦当中,震感持续了约40秒钟。新西兰地质学与核科学研究所起初测得的地震震级为7.4级,随后又调低到7.1级。

  据该研究所报告,地震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以西约30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12公里。目前没有发布海啸警报。

  克赖斯特彻奇市长鲍勃·帕克说,地震导致基督城电力中断,道路遭堵塞,水和燃气供应中断,许多年代久远的建筑烟囱和墙壁被毁坏。很少有建筑物在地震中完全倒塌,但帕克说,持续的余震将导致更多建筑出现损坏。

  新西兰地质学与核科学研究所报告称,地震发生后的14小时内,共有29起余震发生,震级范围从3.7级到5.4级。除克赖斯特彻奇外,南岛其他地区和位于北岛的首都惠灵顿也有明显震感且余震不断。

  善后

  震后有人抢劫 灾区实施宵禁

  警方称劫掠现象已被控制,宵禁为保障市民安全

  地震发生后,克赖斯特彻奇市政府宣布实施宵禁,宵禁时间从当地时间晚上19时持续至第二日早晨7时。

  警方表示实施宵禁是为了保障市民安全。警方称,地震发生后,有少量劫掠现象出现,但迅速得到了控制。

  警方巡视员迈克·科尔曼说,“中心城区出现了一些损坏,我们也接到了抢劫报告,因此现在外出或者四处走动都是不安全的。”

  但警方也表示,实施宵禁也是为防止破损建筑坠落伤人。此外,一幢位于市中心的历史建筑4日下午也突然着火,出于安全考虑,警方要求居民不要出门。 来自泉城资讯

  克赖斯特彻奇消防部门发言人迈克·布朗登表示,一部分市民被困在房子里,主要是因为烟囱砸下来堵住了房子入口,目前没有接到市民困在废墟下面的报告,救援团队正在四处检查和统计受损情况。 来自泉城资讯

  当地民防组织发言人默里·辛克莱表示,救援队伍已经在郊区的学校设立了临时住所,供那些因房屋受损而无家可归的人们居住。

  据报道,地震造成的损失还包括,许多房屋门窗损坏,烟囱、墙壁倒塌,部分地区路面开裂并下沉,至少6架桥梁被损坏,港口的7个码头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此外,由于铁路线路故障,13辆火车也出现暂停。

  新西兰7级地震-分析

  “幸运”并非出于偶然

  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当天在首都惠灵顿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会面后对媒体说,没有人员死亡“实在是太幸运了!”但在记者看来,这种“幸运”其实并非出于偶然。一来,新西兰儿童仅有437万,居住分散,震中地带儿童密度不大。二来,新西兰应对地震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1 不属于直下型地震

  此次地震尽管属于浅源地震,但是儿童相对集中的城市距震中有数十公里,不像直下型地震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2 隔震技术世界领先

  新西兰隔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目前,新西兰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及桥梁上均采用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比如:议会内阁办公楼和卫生部大楼均采用含铅的橡胶垫将建筑体和地基梁隔开。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

  3 推广轻型木结构建筑

  新西兰建筑研究协会是专门研究抗震建筑的机构,其设计的木框架大玻璃轻型建筑造价不高,较能被居民广泛接受,而且这种建筑的优越抗震性能在1987年南岛里氏6.7级地震中得到充分证明。其后,在新西兰政府的大力倡导下,轻型木结构建筑方式得以全面推广,目前新西兰低层和多层住宅主要采用这种建筑方式。

  实践证明,轻型木结构因其自身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发生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新西兰政府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

  4 人手一套防灾手册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政府重视对公民的防灾、减灾教育。多年来,新西兰国家民防部都会印制防御各种具体灾害的宣传品,其内容包括灾害的识别、预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

  5 重视灾害防御工作

  新西兰政府重视灾害防御工作,灾害防御机制行之有效。政府对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一旦发生全国性重大自然灾害,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泉城资讯

  6 儿童密度低

  克赖斯特彻奇市虽然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约有40万儿童,但是儿童密度相对较低,居民住的都是一两层楼的房屋,因此房屋倒塌对于人员的伤害较小。

该贴已经同步到 高帅富的微博
发表于 2012-7-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在天朝 随随便便都是几千
发表于 2012-7-5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情何以堪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足球推荐论坛 ( 粤ICP备13687314号 )

GMT+8, 2025-10-26 18:20 , Processed in 0.05776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