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有想象力的传接配合能够帮助一支球队零封对手吗?这似乎缺少一些逻辑联系。阿森纳官网近日为了探寻目前0失球的部分原因,将2012年两次做客安菲尔德的比赛进行了一番对比,对比目标锁定在防守型中场和右中卫两名球员身上。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防守端,简单直接的短传才是稳定阵型的根本。0 c0 k2 ~3 Q+ {, A0 ?! l, K/ I
. C3 N% F' c, y2 D) g: z4 w
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一支球队在控球的情况下,往往失球的概率也会降低。然而这一推断必须加上另一个前提条件才成立:当这支球队失去控球权的瞬间,队伍的阵型是否保持恰当,这一点与该队防守型中场的站位息息相关,后腰能否与中卫形成合理的协防体系,是能否及时阻断对方反击的关键。
% p0 x( c6 z& @' s
; O5 B t# u; B/ P3 `2 l我们不妨用阿尔特塔和默特萨克的实际表现进行说明。在与利物浦的比赛中,默特萨克共有10次直接将球交到阿尔特塔的脚下,并且全部是极其安全的短传,在后卫向其他球员的传球总次数上,默特萨克与阿尔特塔的联系最多。德国人88.2%的传球成功率在4名后卫中最高,全场34次尝试传球,30次成功,也就是说,他有1/3的传球是给到了阿尔特塔。从图中可见,默特萨克是后卫线上最安守本分的一环,他的活动区域非常明确,没有一次压到对方半场进行传球。
3 G/ g( p+ W; M, r7 v
" o/ D/ ~- |2 |1 x; I& p2 i与默特萨克同样低调的阿尔特塔对球队更为关键,温格曾表示,在现代足球的体系中,一支强队必须配备一名脚下技术出色的后腰球员,拦截与破坏将不再是后腰的本职工作,他们需要承担更多传球组织的职责,尤其是用简单直接的线路将球交给身前的进攻球员。阿尔特塔就是温格所定义的技术型后腰,尽管在许多人看来,这会牺牲掉他的进攻天赋。阿尔特塔本人也表示,现在他的新职责是做好“第一传”,也就是由守转攻的第一次过渡分球。+ m4 |# x! d# j
! q+ m5 d! ~) v6 d4 ^6 V+ t
从前面的比赛看,阿尔特塔无疑很好的完成了他的任务。与利物浦一战,阿尔特塔全场92次尝试传球,成功率高达94.6%。从图中可以看到,阿尔特塔选择的传球路线极为简单:回传后卫、分边或者交给身边的迪亚比、卡索拉,绝少尝试直塞、过顶长传或大范围转移球。并且他始终控制住自己的站位,绝不贸然前插参与进攻,全场没有一次向对方球门前30米区域的输送,比较过去他在埃弗顿的定位,不得不说这是温格给他制定的明确战术要求。
& o7 P7 ~; O% |2 \( z( W# b8 n. ]# ~7 | |5 R% d% y2 k- ~
半年前,阿森纳靠着范佩西终场前的神来之笔逆转利物浦,然而比较这两场胜利,可以明显看到防守端的稳定性有所增强。今年3月的那场比赛,科斯切尔尼出任右中卫,宋司职后腰(注:阿森纳官网此处比较值得商榷,彼时宋的位置更接近于现在的迪亚比,而阿尔特塔在那时已经是最靠近后卫线的中场球员),在全队90分钟共计412次传球中,科斯切尔尼只有1次给宋的传球,而宋尽管最后时刻助攻范佩西,此前多次的失败尝试也屡屡将控球权送出。由此看来,温格放走宋却没有进行对位补充似乎有了一些战术上的理由。
" ?% H) B# C% T3 P7 I, v7 \; H* V" C: c* f6 Z; s* w6 \; n4 G
官网也指出,直接对两场比赛的数据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偏差,譬如在领先状态下,球队可以踢的更加从容。不过一个值得留意的改变是,尽管阿森纳在2-0一战中控球仍处于劣势(47%-53%,半年前是46%-54%),他们却比半年前的那场比赛多出了79次传球,阿尔特塔与默特萨克这样的幕后英雄不该被忽视。
4 @( z5 k M5 ^5 c6 {
: L; _0 M1 I& a% e& P 该贴已经同步到 奋斗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