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A 投得越多亏得越多& ]+ i& o2 d9 Z/ H: V, G
' T, L6 m8 i9 Y" j% j
其实,NBL投资人所梦想的CBA,也未必是天堂。对于大多数CBA俱乐部来说,一个赛季投入动辄四五千万,除了一些吆喝,也赚不到什么。某球队总经理说:“从我知道的,现在俱乐部都不赚钱,投入得越多亏得就越多。”1 @, B3 u# h* ]( u
1 M8 H. H0 G# S" _. p- U6 |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不停烧钱呢?
9 G8 i9 {) ?/ i! d9 g
' M% z C, J! ]9 ^ w7 F4 O 有分析指出,CBA私营老板大多有自己的生意或实业,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让自己的球队取得好成绩,是对政府支持的一种回报。球队成绩不好,或者达不到预期,老板的压力很大。; [* A. n# q+ r/ q5 E
5 O/ ]6 E, V3 o- M# x8 z$ V( K
俱乐部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花大价钱买人。“来中国是为了梦想”之类的说辞都是场面话,CBA对大牌外援唯一的吸引力就是钱。而国内优秀本土球员数量有限,不受体制束缚能转会的更有限,一跳槽身价也自然水涨船高。0 \' W" e Q+ p8 I+ u
, B4 X' m0 c! ~& c% `6 F* I 虽然当惯了冤大头后,CBA俱乐部也开始理性,“人老珠黄”的艾弗森报价100万美元想来CBA,就乏人问津,更被福建方面指“不值”。但不顾一切地烧钱还是普遍现象,今年内外援薪水大部分都暴涨,长此以往,谁都能预见恶果。7 ^6 Z+ P! l; Z3 g2 Z
8 G3 B! z- e" Q s# S 此时篮协重提限薪,很多俱乐部都叫好,但却很少有人看好。而且各队对于限薪意见并不统一,一位民营球队的总经理就表示:“我们没有体育局依托,要靠着转会才能引进人才,这么一限制,别人凭什么来我们队!”
1 ~* l- Q6 n' a0 P7 W7 N5 I2 G D7 W- W3 Z u! i
毒舌:比起限薪,给俱乐部多放点权,让他们多挣点钱,恐怕更实际一些。现实情况是篮协“吃肉”,作为联赛主体的俱乐部却只能“喝汤”,一位俱乐部老总就抱怨:“我们的收益有什么啊,就是冠名、票房还有篮协给的一些,球队的商业运作权都不在我们手里。”
6 i( L/ N K9 [( q% X' U- @
1 Y" y5 ?8 ~$ @7 J! m+ N. t# X; x9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