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5 22:21
|
只看该作者
直拍打法选手为何越来越少?
: C, y7 y8 |8 x2 P* s/ B
* N4 G" D; @" i& X; Q/ `6 o' j“从人体解剖结构和动作原理来看,直拍的便捷性不如横拍,后者更有利于发挥人体最大潜能。”刘丰德曾入选国家集训队,也是直拍选手。他坦言,直拍的局限性较大,“尤其在当今这个‘强上旋时代’。”) I" y$ D& |- N/ U, ~/ n. S0 d
( v+ F, j1 d- }, Q刘丰德分析了两种握拍的技术特点。“采用直拍打法,手腕和前臂较灵活,前三板技术好,正手进攻范围大,能够抢先上手打快攻,近台技术优于横拍。不过随着横拍的新技术不断出现,直拍的优势不再明显。而当退到中远台时,横拍打法的力量和球的旋转更强,选手的跑动范围更大,相持能力明显好于直拍选手。”刘丰德表示,反手能力是直拍打法的致命弱点,“如今横拍反手进攻越来越强,高水平选手可以做到几乎每个球都速度快、力量大、旋转强、落点刁、弧线低,这是直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S0 w: ?3 E( t( P3 k+ r4 A
5 x2 h: j, v' l' I同时,国际乒联近10年来的一系列规则调整,也限制了直拍打法的发展。“小球改大球使球速变慢、旋转减弱,相持球变多,尤其对正胶选手冲击很大。这次改革是刘国梁退役的主要原因。11分制的更改,则破坏了直拍惯常的发球体系。后来的无遮挡发球,削弱了直拍前三板的威力。‘禁胶令’则令胶皮弹性大大减弱,同样降低了速度和旋转,马琳的成绩就是因此受到影响。”
- \/ S- [# @/ u" y) E/ F5 R
& `) o# I/ `8 a5 {2 q/ |此外,直拍技术难于掌握,球员成才周期较长,也是直拍选手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打直拍就像拿筷子,要慢慢学,不像用菜刀,抄起来就会。”刘丰德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