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批评- c% |9 O6 o2 O9 e' v. y+ t* U
$ y# i' b1 e& a
景区撑死也不预警限客1 _, Q* w2 ]. N9 }/ L! U, i- T
* r4 _1 ^ j' ~- F( F
全国各知名景区普遍出现游客“井喷”现象,尽管各景区均承受了前所未有的高客流量压力,但是很少见到有景区主动发布安全预警,以分流游客。
* ~5 v1 ]& J4 U" Z. }$ }' J% S- u: P- j T3 Y' C
“我现在累得舌头都抽筋了。”2日晚间,山东省一家知名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超高客流让景区接待工作承受很大的压力。他认为,按照景区2日接待情况,早就该发布安全预警信息了,“实际上景区完全可以控制入园人数,把游客暂时挡在景区外面。”但对于景区游客盈门,有些经营管理者喜不自禁,根本不愿意考虑预警限客一事。
" V" s; ~% V. `. C5 |. ^' M& H3 {2 K5 u% K: r
2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全国旅游假日办主任祝善忠在泰山景区看到了客流超高的情况,祝善忠强调假日旅游应该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他建议,考虑到长假期间泰山上人太多,应该在城市的入口处设立电子显示屏、路牌等,向进入城市的私家车游客发布有关信息,如景区现有的游客数量等,供游客自主决定;另外,为了便于排队买票、等车的游客掌握信息,可在队伍旁边隔一段距离设提示牌,告知游客排到此处还需大约多少时间。
% s& R" N/ Z$ s2 H+ j+ v+ `! |- i+ X) x3 ^! t
山东省旅游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说,景区在面对高出设计容量一倍甚至几倍的高客流时,应该以安全为重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譬如预警和分流等。拥挤的客流还将对一些文物景点造成意料不到的损伤。丁再献认为,考虑到接下来几天游客可能更多,是时候考虑将景区或旅游目的地预警的发布纳入行政管理。
! P% r: T5 v7 ^7 j: i* p
0 q! n0 l. y4 J) J2 w& A. H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认为,面对高客流,仅仅靠景区预警、分流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把景区或旅游目的地预警的发布纳入行政管理,在城市的入口处就设立电子显示屏、路牌等,向进入城市的私家车游客提前发布有关信息。! s# o- }1 y3 p. B1 J7 y
8 e6 O# q, h! I1 e8 f4 x专家建议, i2 `) E" w9 z$ {4 B
5 T" k1 h; Q7 @ p将“假日渴求”转化为“细水长流”
/ W2 @( q% i2 ^/ G& d1 y/ f/ |: g- d& U! F0 e' D* k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表示,“华山爆棚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畅通与管理欠缺。景区与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规划、预报和引导作用。石英说,目前,我国带薪休假等制度不完善。国家采取集中放假的方式,必然会导致游客扎堆出行、热点景区拥堵。
$ \* w4 `5 n3 M
6 n$ o- l# a" {$ B* Z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张捷认为,景区管理容量的问题,与管理效率、旅游的物理容量、游客游完全程所需的时间等有关,应当综合计算,给出最佳游客数量。但我国的景点一直以来并没有严格的人流控制,所以导致出现人山人海、旅游体验也随之下降的局面。张捷说,国外有些景点会采用预订的方式,将通过网络和电话提前订票的给予折扣优惠,鼓励大家提前预订,景区提前做好准备。4 ~ L' b* T/ y) J
) X2 c. ^! d* P( C. z多位专家都表示,从拥挤的交通到挤爆景区的人潮,种种现象都是国人“假日渴求”的表现。其背后是生活条件提高、带薪休假制度难以落实等系列因素。要提升黄金周的“含金量”,亟须打好“大算盘”。他们期待,通过制度设计将“假日渴求”转化为“细水长流”。既减轻交通、景区的负担,也切实提高国民的出游质量。
( h6 Z% J4 K$ S$ S9 T1 z( G, K$ o: v: Q }
微评论:创造条件让百姓玩好
& n- u" ^3 b/ V \( ]3 Z7 {1 p ~ _( }2 T& L
@人民日报:华山游客滞留事件提醒旅游管理部门,面对长假带来的客流高峰,应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对客流进行预警、疏导,而不应追求超出服务能力的游客增长。基本解决13亿人口温饱问题的中国,要创造条件让百姓玩好,比如落实带薪休假错峰出游。总之,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心中有百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