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就在我们将目光都放在出轨的林丹时,又一则关于体育产业的重磅新闻传出——据懒熊体育报道,苏宁(PPTV)已经击败新英体育、腾讯、乐视体育、MP&Silva(暴风体育)等,在新一轮的英超版权谈判中胜出。
% y. Z4 [; S' F9 N/ }1 {) W
9 G0 N$ f: t3 Q 而据消息人士在今日北京时间18:57向生态圈独家透露的消息,苏宁确实处于竞标的领先位置,而据悉,此次版权的价格高达3年总价7.21亿美元,苏宁获得2019-22赛季英超联赛在中国大陆及澳门大陆独家媒体版权。5 h2 y) @9 u" n, T: N
/ w7 o( R/ b |# }; _# P8 {* ? 这对于内容为王、优质IP价格无上限的中国体育市场而言,也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1 E& q" J7 X6 F8 j# z0 t2 _* Y% E; ]* O3 G
在之前的文章中,生态圈多次提到英超在本土所卖出的天价版权费用。本赛季,英国本土价值50亿英镑的转播合约周期开启,为整个英超带来了更为可观的收益。6 [4 S& \5 p+ K9 r# m6 F
0 F6 i; ]6 G3 Q 而放眼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英超也能够在每个赛季获得大约11亿英镑的转播收入。而在此之中价格最高的转播分销业务,便是与美国NBC在去年签订的六个赛季6亿英镑的合同。而至于中东地区与BeIN Sports的9800万,香港地区与乐视体育签订的8800万英镑合同,也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0 B" X& ~' R$ k! i' o6 P8 K( {- p: ^& Y
相比之下,号称有着上亿观众的中国市场则显得有些寒酸——其目前的版权费用仅为1070万英镑一个赛季,在2012年,新英体育与英超联盟一口气签订一纸6年长约。而这一个赛季的价格,基本等于英国本土新转播周期内Sky Sports 和 BT Sport转播一场英超比赛的价钱。而比起美国的一赛季1亿英镑的价格,中国区版权也仅是其1/10。
# ?7 j, y$ d& E3 F$ X+ {6 z5 }1 _8 M( y$ g1 }. o0 M$ A( Q
如果采用一个有趣的算法——用版权费用除以各国的人口基数的话,中国目前的英超版权费用为每人6分钱人民币。相比之下,英国本土是每赛季每人27英镑(约231元人民币),而乐视体育布局的香港,也能达到每赛季每人12英镑(约103元人民币)。8 c( r ]" I% x1 D; j: B
: r) y( b- B* i6 K# |. l; v( }
而在苏宁与英超签订新合约之后,2亿美元一个赛季的价格,也让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了目前英超在海外签下的价格最高的转播合约,而这个价格,是此前新英与英超合约的12倍。- i, _% l/ D. w! y3 O! A
7 V( g: S2 v( y
时间线回到新英接盘的六年前,彼时天盛体育惨败的案例在前,而英超方面也或多或少抱着处理烂尾货一样的心态。当然谁也不曾想到,数年后中国体育市场指数级的增长,这不仅让英超版权成为了最耀眼的体育IP,更令新英体育卖出了3800万的二级平台分销价。
- w0 T. m3 {. l! H' f+ F3 ` U/ ?( \4 \
免费 付费 免费?0 L `2 ~, m# W; ?: G
! L) W1 @0 M* `
英超正式登陆中国的这20年,体育内容经历了从收费到付费的艰难蜕变。( U7 ], U, F# r# ?, L3 D
9 |4 Q7 ?1 i, Q( {5 a 大多中国人对于英超最早的记忆,来自于各地方电视台购买ESPN亚洲分销的直播信号——在那个免费时代,大家记住了詹俊、苏东、李元魁、陈熙荣等名字。也是第一次,中国观众发现原来足球的攻防转换可以如此之快,转播机位可以距球场如此之近。
( I& X; Z4 R8 p( E1 g# R/ ?5 F( `" ^# x7 w o0 N8 C
在当时,地方台转播时必须显示ESPN台标,而比赛时段的广告,也必须是ESPN亚洲提供的。因此,当时的转播经营模式是观众免费看球,地方台用广告时段置换ESPN的信号,而ESPN所花的版权费用,则由这些广告商来埋单。) w4 e6 Z. Y7 N$ j" w0 f
4 M1 g9 t, D( B! j; s5 c" V2 A 事实上,英超在千禧年初的兴盛,也源于02年世界杯后孙继海、李铁和李玮峰三人亮相英伦赛场。而作为球队主力,孙继海、李铁甚至上演了不少次中国德比。) G; S' \) p+ W6 \2 p
0 Q. I$ i. E: v( ?. o8 y: j 也是因为中国元素,央视在当时也希望能够购买ESPN的英超转播权。但双方在广告和台标问题上一直不松口,最终各退一步,央视获得录播“纯净版”英超的权益。
" n @, ^7 J4 z- ]& j$ d% I" d
% U7 A" Z: }: |$ m" R5 Z* J0 E; e' C 在享受了6年的免费英超后,ESPN亚洲在新一轮的续约谈判中,只开出了3年3500万美元的报价。而新势力天盛体育,则最终以5000万美元拿到07-10三个赛季的英超大陆独家版权。8 ?' V' |: e5 ~2 G
0 K& D( ~: l8 f$ E
此后关于天盛付费尝试的败因我们已经提及得太多——对市场盲目乐观、产品定价过高、收费到付费缺乏过渡,让天盛早早站在了球迷的对立面。# i0 E2 h) o% |
4 n* r% O$ I6 M$ H& v5 _ p1 T
2010年,新英体育接手英超版权,英超转播又重新回到了分销至地方台的免费时代。而随着互联网直播的兴起,新浪、腾讯、包括新英体育自己,也开始在线上拓展英超转播业务。
7 s& D. o% M: O) O5 F1 L+ k4 n1 \% R0 L+ {+ h# c/ ^
2012年,新英体育又以10亿人民币的价格与英超签订6年长约。而在当时,没有人会预料到此前一直在赔本赚吆喝的新英,就是依靠着这份合同,开始在之后的每个英超赛季赚得盆满钵盈。
& }: e7 q! b! \ B, I" p, c3 P6 P) @1 b; c- N$ f
英超版权:走进新时代! S! O4 i8 h9 C9 i2 N1 D
- t. H( \2 B! x9 w1 @0 C# { 在此之后,体育产业走进新时代。新英体育开始阶段性地进行付费观赛的尝试,死忠通、单月包、日包这些更加灵活的付费方式,也渐渐地能让更多人掏腰包看球。, v4 Z# q% U( R: B) ~/ S% c
3 ^- [' d O6 q 随着国内体育产业生态圈的日渐成熟,英超版权的分销也从1000万美元每赛季猛增至3800万美元每赛季,而这,仅仅只是非独家协议。1 R d0 [, C& K
! _: N- \$ u( g& H: y! Q 作为体育领域当之无愧的头部IP,根据懒熊体育的消息,乐视体育、腾讯体育、暴风体育旗下的MP & Silva 都参与了本次转播权的竞价。多家互联网巨头争相购买本赛季英超转播权,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目前在中国得英超者得流量的金科玉律。而本赛季开始前,小米偷偷上演版权擦边球事件,令新英怒斥“行业的倒退”,更是让大家看到了英超IP在国内的炙手可热。
" Z& L3 I/ ?- V: X$ b# T4 w4 w) T
战场上明刀争斗方休,场下的暗流又开始涌动。此前,乐视体育以2倍的价格拿到香港地区的英超版权,据说是为了下一轮大陆英超版权谈判的重要战略布局;而一直低调行事的新英体育,也连开数场发布会宣誓主权;腾讯体育则在开赛两个月后咬牙入局英超转播战场。
& E/ t, O9 D& f9 P" D" w& T# C4 t' Z2 c
这一切的迹象,展现的都是下一轮英超争夺战的惨烈程度。
, `; a5 h: j P9 {( U3 y0 d% {/ J2 Q! [% s" B. F2 E
苏宁联手英超版权,意味着什么?$ W; }' [" p; H. C# b
. x4 R- D/ a# m 在中国大陆拥抱英超版权的廿载光景里,体育产业更多处于蛮荒时代——付费观赛、职业体育的商业开发也多是萌芽阶段。而经历了近两年的巨变后,体育行业正在脱离茹毛饮血,未来,无论是哪家巨头联手英超,势必有更加清晰、系统化的发展模式来进行运作。7 ?. X, z9 Q- X4 X5 ]4 i/ i8 w
0 b* F% p7 X- P1 c
不夸张地说,英超在中国大陆发展的轨迹,将深深影响着中国职业体育、体育观赛消费的走势。5 [9 C! e5 | l' t5 J
9 i7 Z- Z) x8 B1 B: i
而对于诸多体育新媒体平台而言,苏宁拿到英超版权意味着一个“王炸”。英超在国内的影响力、球迷基数等方面都独占鳌头,而在拥有英超版权后,苏宁以及其控股的PPTV聚力如何在有牌面优势的情况下一击制胜,是令人关注和好奇的一件大事。- Q: R/ M/ n6 ~. n" n- ~
- j N7 j u+ T. ` 在本土市场,天空体育依靠英超而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体育媒体帝国,而苏宁会复制这样的垄断模式吗?还是如新英体育一样,继续开启分销模式?这都会对中国体育版权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2 y2 O2 Q g2 N% b+ h4 M" o
! N* q1 `: f- @1 ^' ^( |& l 另一方面,英超联盟不寻常地提前近3个赛季开启版权谈判,也是希望趁着中国体育的上升势头而拿到一笔可观的版权费用。我们可以预见的是,6年10亿的英超合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英超联盟甚至不愿意开出一份长约,而是以3年为周期,为未来不断地续约、竞标加价留出空间。. v2 j1 c0 v: m- c. A: u
. Y/ _# k9 y8 W% N$ [ i
由于此次苏宁为得到版权投下了血本。因此,在2年半之后,中国的英超球迷可能要面临着观赛费用增加、免费场次减少等问题。对于版权方而言,这是一笔需要收回的投资,赔本赚吆喝,已不再适用于目前的英超市场。 N1 U6 z1 Z- k( U
?; G! T% ?' R& l 本赛季起,英超著名解说员詹俊打破承诺,开始解说付费英超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付费观赛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如何优化转播服务、让用户能够心甘情愿地掏钱看比赛,变成了最重要的市场课题。! \% S, _- m% ^2 O
2 c( Q! K. u5 { 毫无疑问,这对于整个中国体育产业从粗放到精耕,从一般到细分的发展而言,都有借鉴意义。+ G/ N: z! q% k5 L! N! a
# {: K3 x) \" g9 K
最后,咱们还得看到比赛和转播之外的影响和意义。
" R7 W, w& s: m; \
: a X) y) z/ u1 c+ U( j( C' _ 众所周知,苏宁近两年来在体育产业上的布局既广又深,在俱乐部层面,拥有江苏苏宁和国际米兰,在体育媒体方面,又有PPTV聚力。而就在今天签,聚力又刚刚收购龙珠TV,这让圈哥不得不联想到乐视拿到英超转播权后与旗下的章鱼TV打出的矩阵。
) F, T2 [/ n5 l& n) Q& K. }
6 V( X0 Z5 h9 P3 |" I* r 英超联盟希望未来能够在中国市场进行更多元化的开发。足球学校、青少年联赛、甚至是英超海外比赛,都有可能借此次与苏宁的新版权合同的契机来逐步计划和推进。而苏宁自身,也不会只着眼于英超转播权这一亩三分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