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拜仁式压迫防守深度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译者按:& r- c$ s' {5 U- a* B; }0 Y5 r$ O

& ]+ l% F3 z& |; p1.本着忠实原文,分享观点,清新易读的原则,括号内文字均为译者注,以保证不破坏原文基本行文的前提下,填补一些中文思维逻辑上(可能出现)的空洞。8 F, I5 J/ {, w9 x- r3 O
: x) E# t, b/ S/ Q
2. 此文源网站并非一个一般的新闻网站,用创建者的话来说是他们尝试在做的一个”工程(Project)。所以此网站到如今,已有一套自己的技战术观,思路和用词,并被作者想当然的应用于写作中。所以单看这篇文章,某些地方或略显突兀。有心人不妨浏览下他们的Taktiktheorie和Taktiklexikon,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当然是否同意这些观点和理论,另论。我在接下来也会慢慢尝试系统的翻译下这一块,已备不时之需。
) G7 a2 R  e! Z
' C5 {. \: z4 O3. 作为自认为资深的BVB粉(至少德甲范围内,至少瓜帅和劳尔还没来之前--b),请相信选此文并作为系统翻译介绍此网站的首篇的中立性,我是流着泪翻译完毕的XD。乐见五湖四海各种严肃的灌水和轻浮的战术讨论,请勿人人身攻击。若确有需要,请取道原文链接,适当借助google translator,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9 T  {! }. W) }0 @6 d$ b: ?8 D+ I/ l9 g; l
关于多特蒙德在过去两个赛季成功的秘密,不论是媒体,专家还是来自两个阵营(译注,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的球迷看法都是一致的:成功的战术布置,尤其是对压迫式防守以及半场反抢的有效使用。4 H( ^3 i5 o7 i. R( q( y( g7 F  S

% B* a7 d. X3 a1 x' R在这篇文章我们就将试着从技战术的角度分析拜仁在无球时对压迫式防守的战术运用。其中包括对拜仁本赛季比赛中的一些典型场景加以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统计数据以及总体的战术解析。2 ]- D* a/ |7 ~
% O* d7 Z6 B& ]
两桩意在“压迫”的王牌转会
2 y2 T$ w4 H# `! a& Y# P' l
% l$ o, p" S# C1 E, [. d过去几个赛季,仅就影响力和转会费来说,拜仁有三桩打眼的转会。其一是创记录的3千5百万欧元购入马里奥-戈麦斯,其二则是从始至终充满争议的从沙尔克04挖来马曼努埃尔-诺伊尔的转会,无论媒体还是非拜仁球迷当时都对其嗤之以鼻,最后一桩则是本赛季以4千万欧元买入哈维-马丁内斯。“4千万先生”肩负着一雪上赛季“三亚王”(译注,原文是双亚王,德语语境里,联赛没有亚军只有第二名)耻辱,重整拜仁的重任。
* o- T4 a3 {, W/ i( r' G5 p
! }3 s# Z% N% @" t# O% m. |# R  w$ n因本赛季上半段伤病缠身,上场机会有限,马里奥-戈麦斯在拜仁紧逼战术中的作用,本文暂且不表。虽然他一直为人所诟病说踢法太“老派”,但以笔者鄙见,戈麦斯绝不是一个只会站着等队友喂球的老派中锋,相反,在范加尔时代的压迫式控球体系中,特别是半场反抢中他已证明过自己的能力。纵然,这一能力实已渐渐退化。
- L: f2 E2 f1 i- ]$ n. O
" v+ j7 N2 [: K8 N+ D* P相反的,说哈维-马丁内斯和曼努埃尔-诺伊尔在各自位置上的踢法充满现代性,当无争议。正因两个人同样肩负着撑起球队防守骨架的重任,我们不妨从他们两人入手。
6 S% _7 s$ v( W
5 L4 f5 A$ H/ Z5 w: E' {# U+ Q! F3 [1 d诺伊尔该算得上是“预判型门将”的代表。有时候,他的临场判断和行动对于一个门将来说,会非常惹眼,甚至让人觉得过于冒险甚至有些笨拙,有时候,他的机智似乎又完全不显山露水。比如在德国国家队2012年对阵荷兰时有一幕,罗本在前场接到队友送出的直塞球时,诺伊尔便果断弃门出击,当罗本带到禁区正欲调整准备打门,诺伊尔就扑了上去 —— 虽然没扑到球,但也让罗本失去重心,错失单刀。若待罗本拿球调整完毕,再和诺伊尔在小禁区一对一,诺伊尔必定胜算无几。5 O, R. B" k' Q, O* }- M

! `% j3 q) T& |- f4 U相似的一幕也出现在本赛季拜仁对汉堡的比赛,他几乎用同样的方式将孙兴民从一个绝佳的打门位置逼迫到一个很难起脚的位置,并籍此赢得队友回防的时间。当然,这招也并非百试不爽,上赛季美因茨的伊万施茨和门兴的帕特里克-赫尔曼都曾将冒然出击的诺伊尔顺势晃开;其中一次队友也没来得及再回防(当然更主要还是因为罗伊斯精准的传球和赫曼漂亮的突破);另外一次,回防的队友一样被伊万施茨毫不留情的过掉。
: C: \& G! o4 J, @6 n' D! G3 `$ l, Q
而诺伊尔也并不仅在被动防守时才偶露峥嵘。在欧锦赛德国对意大利的半决赛进行到尾声时,诺伊尔就曾冲出禁区头球解围一个长传球,当皮尔洛不等皮球落地再次直接吊给前锋时,又是诺伊尔在身旁全无本方后卫之时,奋力一顶把球顶到中圈(!)附近。化解意大利一次的反击的同时,又发起了德国队的新一波进攻。& Y8 z2 C3 S, l
. V- U$ a( p7 r8 O7 G
更惊人的一幕出现在本赛季拜仁对勒沃库森的补时阶段,落后一球的拜仁全线压上,诺伊尔也客串起后卫,在将一个对方解围球停大以后,将错就错,和迎上来的防守队员一个对脚,抢下皮球,还幸运的形成突破,然后分边 …—— 要不是最后队友将边路传中顶在门梁上,现在估计每个拜仁球迷的家里都供着一尊诺伊尔的铜像了吧。
! Z+ j( V% \: V- v; l% q" c, h
- s. w  n, X  Q' k+ b: x9 z; G! ?, ~
号称拜仁杀手的莱万多夫斯基,本赛季都被他晃过两次了:一次是在联赛;另外一次在开赛前的超级杯,出击的诺伊尔佯装要直接大脚解围,结果脚踝一抖轻轻卸下皮球,晃开莱万,将球拨给了博阿滕。
凭借这种不光局限在禁区内,必要时甚至能延伸至球门外30米处的控制力(当然本赛季对阵门兴的比赛里面,是真的有点过了),让拜仁可以大胆前压,而不用顾忌场上的10名队员和守门员中间形成太大空档——因为诺伊尔同样能跟着压上,甚至为压上的队友补位。当然了,他的大脚开球和大力手抛球组织进攻,快速的反应和强烈的求胜欲,也都让球队受益匪浅。

+ P; j7 c. s7 D/ k9 L, c% P
而关于马丁内斯的风格,笔者找出了这赛季中的两个典型场景:
对阵汉堡,全场比赛70分37秒
从图中显见,马丁内斯是如何认清比赛局势并随之往边路进行补位的。拉姆在进行前场逼抢时,将和自己对位的对方球员引向中路,然后顺势与施魏因施泰格围堵住汉堡中场中路接应的球员。在托马斯-穆勒还未回防到位的时候,这时是马丁内斯及时发现了本方右路露出的空档,并立刻后撤补位。
汉堡以少打多的反击便随之受阻。而杰罗姆-博阿滕也可以继续盯住对方中锋。我们不妨针对这一场景做一些有趣的假设:如果汉堡仍然勉强把球传到了自己左路球员的脚下,那博阿滕和马丁内斯便都有机会截住皮球。博阿滕可封住中路的传球路线,这时阿拉巴会往中路靠,而托马斯-穆勒也已退回来帮助防守。这样基本上汉堡就会陷入二打五的局面,而拜仁五人中的三人都有上抢断球的机会。
而如果汉堡将球传到中路自己中锋脚下,那他首先会是一打二——但如果马丁内斯这时没有往边路补位,那博阿滕就不得不往边路拉一下,这时候汉堡打一个长传交到边路就能形成突破,或者边锋不停球直接再将球往中路自己中锋的跑动路线上送,都有可能形成威胁。
另一个场景也同样能清楚展示马丁内斯在防守中起到的不起眼却重要的作用。在马丁内斯转会拜仁后,我就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
“马丁内斯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在防守中的总是会试图直接抢断而非只是延缓进攻。而凭借极强的运动能力和技术,他在抢断成功后甚至可以立马又投入到进攻中。当然不可否认,这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很大的跑动强度。”
(我补充一点,说“总是”当然是排除不得已却必要的战术犯规了。不然,他的价格估计还得翻一番)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拜仁对瓦伦西亚比赛时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场景
对阵瓦伦西亚,44分52秒
如图,这场客串左后卫的巴德施图伯已盯住了对方右路突前的球员,而丹特在后辅助伺机补防,博阿滕则盯住对方突前的中锋。这时候局势的发展和之前的场景有相似之处。当对方右路一名球员得球时,他身后的队友已被里贝里盯死。又因为施魏因施泰格站住了中路,这时汉堡拿球队员唯一但也很艰难的选择,就是将球交给施魏因施泰格和克罗斯之间的队友。可未等拿球队员将球传出,马丁内斯便已经从身后尝试抢断。
他不(光)是让拿球队员失去平衡或将球截下,而是直接将球捅掉;当然也没有瞎捅,而是直接捅到里贝里脚下。就这样球既不是被踢到一个五五开需要队友去对脚的地方或者直接出界(那对方还是将继续控球),而是直接回到了拜仁球员的脚下。里贝里这时选择就很多了。可以将球交给中路的施魏因施泰格,也可以回传给拉姆或者诺伊尔。其实理想的选择应该是交给施魏因施泰格来从中路开始组织进攻,不过里贝里可没这么想:他得球后立刻转身寻求突破,虽没过去,倒也造成一个界外球,拜仁继续控球推进。
马丁内斯在边退边防延缓对方进攻方面可能不及路易斯-古斯塔沃,但在抢断方面更胜一筹。他的一对一争抢,很多时候都能直接为本方夺回球权,而非仅将球打到一个五五开的位置,最坏的情况也是让对方的拿球队员很难再轻松发动进攻。
除了巴斯克人(或直称马丁内斯?)和诺伊尔外,还有另外两桩转会,同样对拜仁的紧逼战术有所助益,至少明显加深了板凳深度。
同样意在“逼迫”的两桩转会:带来活力的因子
丹特的转会曾让不少批评家觉得这又是一桩所谓“拜仁式转会”,即纯粹为了削弱对手而去买掉对手的核心球员。笔者愚见,哪怕不去考虑转会前球队的阵容和合约状况(不少后卫的合约都将到期?),单就丹特截止目前的上场时间和和他的展现出的比赛风格来看,那些“砖家”的话就不甚靠谱。
前几年的拜仁之于丹特这类的中卫,正如敝站的作者之于时间(--b),求之若渴。德米凯利斯老范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卢西奥在阵型拉得较开时候的补防又不甚理想,范比滕则更是空负一身名气。布雷诺的转会倒是一次几乎将要成功的尝试:一个技术全面,双脚均衡,且运动能力极强(纵然小腹略微发福)的中卫,实为着眼未来之举。
虽然最终他还是欠缺——对于一个后卫来说无比重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又特别不走运(官司缠身),但至少,这一转会表明,拜仁管理层确有注意到球队这一软肋。
之后巴德施图伯被范加尔提拔到一队,杰罗姆-博阿滕也转会到拜仁。巴德施图伯的启动速度也许比不上博尔特,但比德米凯利斯或者范比滕还是快不少。那若论长距离回追,他可就一点不慢了。这一特点与皮克相似。坊间甚至传言说,拜仁的内测结果都说巴德施图伯的冲刺跑全队前五。当然,传言嘛,听听就好,呵呵(XD)。
不过对于杰罗姆-博阿滕的个人能力,当无争议。个子高,速度快,运动能力突出。再撤掉范比滕代之以丹特,这版中卫拼图便趋于完整。丹特可能没到博阿滕的档次,但以他的身高条件和长距离冲刺的速度来说,至少在德甲中也算数一数二了。
依仗自己的速度,他们既扩大了防守覆盖的区域又能有效防范对手的防守反击。同时凭借他们球商,极强的运动和一对一的能力他们甚至总能在对抗中占据主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例子:
对阵杜塞尔多夫,68分10秒
杜塞尔多夫在反击中试图将球往中锋脚下传。拉姆紧盯自己的对位球员的同时小心的挡住了内线传球的路线。古斯塔沃则盯住了对方中路前来接应的一名中场,托马斯-穆勒在积极回防的同时也聪明的将对位球员一直置于自己的盯人区域内,这样就从根本上断绝了中锋做墙接球再直接回敲给插上队友的可能性。在博阿滕盯住对方中锋并向强侧移动时,施魏因施泰格适时的补位堵住了本方中路露出的空档。而这时,博阿滕凭借严密的盯人和良好的预判,甚至抢在对方中锋之前便将球断下,直接化解了杜塞的这次进攻。
在下面这个场景里同样可以看见这类坚决的上抢——只不过不是在本方半场,而是在对方半场的紧逼。
对阵美因茨,48分55秒
从图中易见,拜仁在对阵托马斯-图赫尔的美因茨时阵型压的非常靠上。拉姆在进攻中已深入到对方半场将阵型尽可能拉开,托马斯-穆勒则已(和曼祖季奇换位,译注)插到中路。在获得球权后,美因茨试图以一记直传打开拜仁上压的阵型的缺口。拜仁这时所有的中场球员,加上曼祖季奇甚至还有拉姆全都还在球场前三分之一的区域,后场留下了大片的开阔地带随时可能被美因茨打反击。
只是一般在发动防守反击时普遍会面临几个问题:自己的阵型通常还未拉开,出球空间有限,最适合反击的时机更是稍纵即逝。相应的,丢球后若能成功有效的就地反抢,就成为打攻势足球的球队发动下一次进攻最好的方式,同时也是防范对方防反的天然保险。
而在这一场景中,拜仁对丢球就地反抢的大胆而精确的诠释,更是让博阿滕有机会用一个上抢,在对方球员接到球前便直接把球断掉。拜仁阻断对方一次防反的同时又能立即就地发动新的进攻——正是博阿滕的适时上抢压缩掉了对方出球的最后一丝空间。
这场景,恰是拜仁主帅海因克斯对“拜仁式压迫式防守”极致追求的一个典型。
链式防守还是平行站位?
如前所述:丹特和博阿滕都是头球好,一对一能力强,中长距离奔跑速度快的中卫。那因为拜仁控球时的攻击阵型对球员间的联动要求很高,所以海因克斯也尽可能的不打平行站位。拜仁的后卫基本是链式防守站位,根据来球方向移动和补位,也经常根据情况切换到盯人防守,但不会尝试造越位。
对阵杜塞尔多夫,13分02秒
此图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杜塞尔多夫正准备反击。而因为巴德施图伯随球压上,拜仁的左路留下一个很大的空档,巴德施图伯正在拼命回防。这时拜仁面临两个严重的问题:
  • 博阿滕如果继续站在后面,那对方接球队员就可以轻易拿球转身,然后舒服的将球传向拜仁左路的空档。
  • 而如果丹特冒然上压试图造越位,对方情急下一记简单的长传或者转移都有可能造成威胁。造越位总有风险。
    6 m3 c# f' L" n  u- x/ T
所以,两人根据临场情况选择了不同的盯人方式。丹特继续站在对位球员的身后保护纵深,无意造越位——毕竟当球队的中卫一对一能力很强时,在距离球门40米开外的地方寻求一对一拼速度应比造越位靠谱些。而这时就不用再强求“压迫防守的球队都应尽可能压缩纵向空间”的原则了。
于是博阿滕再次果断上抢截下皮球,然后他周围有5名队友接应,拜仁得以再次从容控球组织进攻。这样看来,当时的情况,博阿滕的确一个人(压上)就够了。
而通过横向比较德甲中主要中卫的数据——数据来源Whoscored.com,我们也能窥出拜仁这次回归链式防守的端倪。
每场成功造越位数
丹特截止目前本赛季一共成功参与造越位11次,场均0.6次;博阿滕一共7次,场均0.5次。他们在中卫中排名明显靠后。只有胡梅尔斯和阿尔瓦罗-多明戈斯的场均造越位数也低于1次。
统计中拜仁的边卫的排名同样不靠前。德甲边后卫的场均造越位数一般在0.4次到0.5次之间。
那为了排除因轮换的边后卫没有联动之类的情况而对造越位成功率产生的影响,这里还有一个各队主力防线的场均造越位成功的统计。
四名后防主力场均造越位数
在这个排名里拜仁轻松“垫底”。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经常打人盯人防守,在此表中排名同样靠后菲尔特和奥格斯堡,都是目前积分榜下游的球队。此外,除拜仁外其他三支场均造越位数不到2的球队,都位列失球数前六之中。
由此看来,失球数和造越位不娴熟之间也许确有一定联系。一种可能的说法是:防守队员在造越位时缺乏默契(所以造越位常失败)造成更多的失球。但这说法用在拜仁身上显然不正确。那是因为控球率(高)?自己控球时间越多,对手进攻机会自然就越少。可是就算是巴萨,在本赛季西甲场均也有2.1次造越位,明显高于拜仁。哪怕算整支球队的场均造越位数而非只是后防主力,拜仁依然以场均1.765明显“落后”巴萨的2.125次,需要注意的是,拜仁的场均控球时间63%可也“落后”巴萨的69%不少。
从以上数据便明显能看出,拜仁不光有意识尝试少造越位,而且已在队内达成了空前一致,进而贯彻得彻底而成功。
除了在中卫以及中场位置上的球员引进和技战术的改进,拜仁还有一名新引进的“压迫型”球员亦值得一提。
意在“压迫”转会的延续:逼抢要从前锋做起
当奥利奇不久前转投沃尔夫斯堡以后,不少拜仁球迷都倍感惋惜。范加尔时代,他不仅在进攻端通过进球对拜仁在冠军联赛上的优异表现和国内联赛的双冠王助益良多,也通过在场上的勤奋而不惜体力的奔跑赢得球迷的青睐。
而恰从奥利奇的新东家沃尔夫斯堡转会而来的同乡曼祖季奇,也是一名与奥利奇风格相似的球员。曼祖季奇当然没有奥利奇那么能跑,但在背身拿球,对球门的直接威胁和阵地战中的选位方面更胜一筹。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对阵汉堡,76分48秒
咋一看,似乎拜仁的压迫防守站位很混乱。那我们逐个分析:季莫什丘克有照顾到本方中卫身前的开阔地带,以避免对方打直线让中锋做墙回敲给插上队友的可能性。若季莫什丘克这时候去补阿拉巴有意识的往左拉留下的空档,那对方一个直线给突前的球员然后回敲,施魏因施泰格和中卫之间的这片开阔地带就很容易被利用并造成威胁。
在这里,施魏因施泰格实际扮演了通常情况下克罗斯的角色,而里贝里通过和曼祖季奇换位站在了突前的位置。比赛中曼祖季奇已通过多次往边路的补位和穿插,清楚的扮演着“拉边/防守型前锋”的角色。他的球商和运动能力让拜仁得以在进攻中流畅的轮转换位,在丢球时又能在对方半场的就地进行紧逼或往边路补位。他偶尔甚至还会在非轮转换位的时候,有意拉边,以给里贝里扯出更大的突破空间。
而在这一场景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曼祖季奇在拜仁灵活的压迫式防守中的贡献。不止于此,他和阿拉巴在汉堡拿球的后腰分球之前就预判到传球路线并往边路靠,籍此布好紧逼陷阱。汉堡果然试图把球分到右路的空档,曼祖季奇轻松截下皮球,并立马组织反击。
曼祖季奇可不仅是一位善于补位和拉边的前锋,在常规的阵地战逼抢中他一样能发挥作用。
对阵汉诺威,开场2分18秒
这里值得注意的不光是穆勒和施魏因施泰格如何通过聪明而默契的跑位对拿球队员直接施压,曼祖季奇的无球跑动同样值得一表。
他通过弧线的跑动先是挡住了对方的第二名中卫的接球路线,此外还兼顾着对方后腰的接球路线。而当对方后卫扭头过来(示意要球),他便立马对其进行逼抢。马丁内斯保护中路,里贝里和边卫保护内线切断对方往边路转移的路线,克罗斯则在曼祖季奇身后协同紧逼。对方拿球的那名后腰这时便如羊入虎口,拜仁能轻易抢下皮球。
而曼祖季奇并不是拜仁阵中唯一跑位灵活的球员。拜仁在对插上助攻的边后卫的保护上,跑位同样灵活,当然这和在对方半场的反抢时所运用的战术也有所不同。
对边后卫的保护
一般来说,对边后卫的保护及其延伸通常有两种,有的球队会让后腰去补两名中卫拉开后中间的空档,适时形成三中卫,另一些球队则会让中卫互相补位,(没有插上)的边后卫拖后,而后腰则站住中路。在拜仁的战术中,对插上助攻的边后卫身后的空档进行补位和保护的,通常是中后卫。
以上两种战术,各有利弊,在另一篇文中(戳)有简短阐述。
而这两种战术,拜仁更多的时候是根据场上局势混搭使用。比如上面对阵杜塞尔多夫的场景,又比如下面的一个场景。
对阵斯图加特,12分06秒
6名拜仁球员挤在前场右路一个狭小的区域中,其中甚至包括了两名后腰。拉姆插上助攻的时候,施魏因施泰格就心领神会往边路拉,填补他身后留下的空档。而如果本队的中后卫不是博阿滕的话,这样站位就明显太靠前了。
拜仁丢球后施魏因施泰格机警的上抢,将斯图加特试图往前传的球中途断下。斯图加特的一次反击反而变成拜仁的一次良机,只可惜之后克罗斯没把握住——前文就说过,就地反抢是最好的进攻发起方式。
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后腰来保护边后卫以及一名中卫拖后的拜仁式打法。一方面,施魏因施泰格在此展现出良好的位置感,及时的保护意识和基于准确预判的上抢。另一方面,拜仁在这一场景中紧凑的站位也让施魏因施泰格有机会放心上抢。(上述两种保护)战术的混合运用之所以恰当,也是因为籍此可以保证阵型的紧凑。
阵型的紧凑
一个比较特别场景出现在对杜塞尔多夫的比赛中,当时5名拜仁球员在紧逼中都逐渐集中在了自己的中场左路附近。
对阵杜塞尔多夫,63分钟
一开始穆勒在紧逼中站位居中,而克罗斯则靠右。从这也可以看出拜仁球员在防守中站位的灵活性:不光是曼祖季奇,克罗斯,穆勒,施魏因施泰格和马丁内斯都能随时给队友补位。
杜塞尔多夫大脚开出的球门球刚落在自己的前场右路,拜仁就开始将阵型前压进行压迫防守。在杜塞尔多夫将球控住准备进行短传配合时,比赛便进入了如图所示的场景,此时,古斯塔沃没有拖后保护,而选择随队友前压,保持阵型的紧凑。
同时,穆勒也聪明的堵住了往中路的传球路线:他并没有立即上抢对方队员而是先往前移动,堵死对方后腰接球的路线,然后再从那开始上抢对方拿球队员。虽然对方的右边后卫在里贝里的的盯防下还是接到了球,但拜仁这时通过古斯塔沃的前压而保持阵型紧凑的努力,开始显现效果:对方边后卫完全没有了出球线路,只能将球往逼上来的古斯塔沃身上踢。
值得注意的是,施魏因施泰格,克罗斯和曼祖季奇虽然没有对对位球员贴身紧逼,但都与其保持(一旦对方拿球)可以随时上抢的距离。克罗斯的选位甚至让他同时照顾到了身边的两名中场球员,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拿球,都可以立即对其进行逼抢。这时拜仁可能并不能立刻抢到球,但至少让杜塞尔多夫不能轻松的组织起进攻。
对阵汉诺威,9分46秒
另外一场比赛中的一个场景。
阿拉巴在保证自己的对位球员仍在自己的盯人范围内的同时,对拿球队员进行逼抢,里贝里则从后面进行夹击。拿球队员这时已无法转身,而马丁内斯挡住了往中路的传球路线,施魏因施泰格则紧盯住较近的一名中场接应球员,所以这是唯一剩下的选择便是将球往前直塞——阿拉巴随之将球挡住边线。
这个直塞球如果还是过去了,巴德施图伯也有很大的机会将其截住或至少将对方的这次进攻迫向边路。丹特和拉姆则保护中路。这种有一定风险的紧凑站位在这个边路攻防中起到了应有的效果,让拜仁不再需要被动进行补位或阵型的大范围移动。而在半场反抢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这种通过预判和提前移动而形成紧凑阵型的站位方式。
半场防守
慕尼黑版的“克洛普式”紧逼在这个赛季中广受关注。发挥的好的时候,甚至给一些球迷青出于蓝胜于蓝之感。那接下来我们便从几个典型场景中对其加以分析。
对阵杜塞尔多夫,23分35秒
又一次拜仁有多达六名球员分布在对方半场。拜仁在想将球交给中路里贝里的时候将球传丢,这时一名杜塞尔多夫的球员在中路得球,克罗斯立刻堵住了他往前的传球线路。不过在他身旁有一名无人盯防的球员。在克罗斯意图上抢拿球队员的时候,球传给了靠边路的另一名对方中场球员,而上抢的克罗斯身后暴露出了一片空档。
这时候拉姆的老练和海因克斯的战术布置开始显现作用:拉姆并没有死板的直接往左边卫的位置上退防,而是先往中路退防对该接球队员施加压力。该球员在无法转身的情况下只能将球横拨。本来该球是想传给因克罗斯的压上而空出的杜塞队员的,可惜杜塞的问题还没完:巴斯蒂安-施魏因施泰格,另一名来自拜仁青训营的同样机警的球员已通过预判提前向那位空出的球员移动,并顺利截下皮球。
他立马把球交给克罗斯,克罗斯再过渡给拉姆,由其发起进攻。里贝里继续在中路,穆勒则扯边增加比赛的宽度,而拉姆开始往中路突进,在禁区前沿横向带球寻找机会。拜仁随即在禁区前沿开始进行漂亮的短传配合,配以穆勒和里贝里的穿插跑动,为拉姆拉开空档,这次进攻最终以里贝里在突破时被犯规而中止。
当然不仅在联赛中,在冠军联赛中同样可以看见拜仁使用半场反抢战术。
对阵巴伦西亚,57分41秒
在皮萨罗带球被断后,对方的拿球者立马陷入拜仁的就地反抢之中。皮萨罗转身回抢,克罗斯压缩出球空间,拉姆切断对方边后卫接球的内线。巴伦西亚的拿球队员无奈只能将球往前踢。
从这里也很容易看出不用后腰去保护边后卫身后空档的好处,因为马丁内斯正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将颇具威胁的直塞直接断下。拜仁这一次又有7名球员在前场,并且很好的保持了阵型的紧凑型,从而再次取得控球权。半场反抢不光是丢球以后对球的就地反抢,同样还需要配以良好的站位以最终达到效果。
既然我们已经说到布阵和站位,那不妨就来谈谈拜仁的基本阵型中的两个要点吧。
基本阵型要点一:关于边锋的任务和纵深紧凑性
拜仁的边锋,在防守阵型中比较特别——除了在回防时长距离的跑动和紧逼时与队友间紧凑的站位,他们时常也会站得靠后些以保证阵型不出现太大空档。比如与汉堡比赛中的一个场景:
对阵汉堡,56分56秒
右路托马斯穆勒回防到位正欲上抢对方拿球队员,弱侧的里贝里则站位靠后,以保证自己这边不出现空档。施魏因施泰格这时比这两个边锋都站得靠前,以照顾到对方的后腰,马丁内斯居中保证中卫前方区域的安全。
曼祖季奇和克罗斯这时作为双前锋突前站位,不过他们并没有紧逼对方的中卫,而是稍稍靠后站在同一线上,以保证阵型的紧凑,同时对对方(离球更近)的队员保持压迫。这种状况下对方一般就不得不寻求大脚转移,而这时就看站位靠后——对于一个边锋来说——的里贝里和站位突前——对于一个边后卫来说——的阿拉巴的了。
阿拉巴并没有冒然前冲,以致本方中卫陷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造越位的窘境,但也没有死板一定要拖后和中卫保持一直线。而里贝里更有机会直接截下转移球并马上由守转攻——这时对方边卫身后的大片开阔地带特别适合他突破,阿拉巴则可以在身后支援。
而在实际的比赛中,汉堡并没有将球转移到另一边,又因为几秒钟前回防到位的穆勒已将向前或分边的传球路线堵住,对方拿球的边卫只能回传。随后的接球的中卫同样面临曼祖季奇的上抢,匆忙中只能大脚将球吊向前场,拉姆候个正着,断下皮球。
基本阵型要点二:关于克罗斯的角色
拜仁阵型中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托-尼克罗斯的的选位。先发阵容中他的位置是前腰,在拜仁进行紧逼时,他则会作为影子前锋压上,将阵型变为442.
对阵巴伦西亚,7分42秒
在对阵巴伦西亚的这一场景中,克罗斯小心谨慎的前压,兼顾到了对方可能的向前的出球线路和另一侧的一名后腰——而施魏因施泰格正对他人盯人。因为皮萨罗盯住了对方另一位中卫,而罗本又埋伏在对方边卫附近,拿球的中卫情急之下错误的选择了将球往他身前的后腰传。
可惜不止对这名后腰人盯人跟随已久的马丁内斯正守株待兔,克罗斯更是直接挡在了传球线路上。对手落入围抢的陷阱,克罗斯顺利截下皮球。这时拜仁得到的是一个在对方半场得球,而同时对方阵型洞开的反击机会。
对手半场反抢时的阵型散开和出球
最后,在我们分析统计数据前,再来看一看拜仁在压迫成功取得控球权后(面对对手的半场反抢),是怎么跑位和出球的。
对阵美因茨,14分55秒
巴德施图伯直传直接找前场的沙奇里的意图被识破,他转身立刻回防。同时不断通过靠内侧的跑动干扰美因茨直接给突前前锋的传球路线。这个虚晃并非偶然,而是训练有数有所准备的。虽然巴德施图伯也许并不确定场上每个人的站位,但他以当时能设想的最危险的传球线路为准,佯装向反方向跑动。美因茨队员果然上当,在美因茨试图将球直接交给中锋的时候,球被巴德施图阻挡变线。
折回的皮球落在古斯塔沃的附近,而他随即和对方的本来接球队员一对一抢球。球又弹到前来协助的丹特脚下,随即再被美因茨队员捅掉,于是比赛成为了如图所示的局面。
这时候亮点出现了。古斯塔沃传给巴德施图伯,巴德施图伯意会到这个三角站位,将球直接拨给丹特,丹特又再传回给古斯塔沃。2秒钟内连续三脚传递,让美因茨逼抢的两名队员连续扑空。古斯塔沃从容转身,将球传给中路无人看防的博阿滕。由此,拜仁就从对方其实执行的很不错的半场反抢中将球倒了出来。
要点总结
  • 基本阵型4231/压迫防守时变为442
  • 根据场上情况也可能从4231/433变为442414141324240
  • 靠近球的边锋或克罗斯或者其他中场可以随时(压上)变阵为433
  • 克罗斯,穆勒,曼祖季奇,施魏因施泰格和马丁内斯间灵活的相互换位补位
  • 马丁内斯,里贝里以及球队整体构成半场反抢的因子的同时又是破对手反抢的带动者
  • 丢球后快速回防到位以进行后场压迫防守,尤以施魏因施泰格和两边后卫突出
    6 w$ t3 T" O; q: ^, ~

    2 _0 X) x( z/ ^. D$ A
      4 Z  x- Y3 y9 d3 F' j9 x2 a4 \
      • 若形势允许,亦可随时停止回放就地开始反抢
      • 球队整体默契的移动,尤以穆勒,拉姆,马丁内斯,施魏因施泰格,古斯塔沃和曼祖季奇为佳
      • 个人能力突出的中后卫
      • 后防不作平行站位来造越位,而尽可能多的寻求一对一
      • 中场中路队员间灵活的换位,比如若前压路线更短,施魏因施泰格可代替克罗斯客窜前腰
      • 在压迫防守中作用明显的曼祖季奇,在回撤或补位(比如里贝里插上进攻后留下的空位)时同样作用显著
      • 前锋在半场反抢中进行极具侵略性的人盯人
      • 马丁内斯和古斯塔沃在必要时的战术犯规
      • 保持局部区域阵容的紧凑,如拉姆/穆勒/回撤保护的后腰,而非拉姆/穆勒/“中卫身旁的空档”
      • 进行斯旺西式的局域压缩式防守,有时前锋上压但不上抢,而边锋会相应后撤填补空档
      • 时常靠边保护或帮助防守的中前卫施魏因施泰格,并不一味死守中路
      • 对对方边路空间的阻隔,尤以马丁内斯为突出
      • 若情势紧急,两名中卫适当拉开,后腰回撤形成三中卫防线
      • 回撤进行后场紧逼的边卫和站位拖后的后腰经常形成2-3站位,随时准备发动反击1 y$ U3 S7 O9 t1 F
些许统计
以下将全是“干货”:即对一些有趣的统计数字以战术的眼光进行解读,慎入。
接下来将要分析的数据来自Whoscroed.com,关于德甲上游球队各自最重要的防守型中场的统计。
防守数据统计
第一张表中是关于各球员抢断成功次数,阻断传球次数等的数值统计。这些绝对数字会和他们的上场时间,所在球队的控球时间和成功率(亦即刨除犯规等)进行相对化分析。
由此便能得出个人压迫防守指数的统计。
个人压迫防守指数
这张压迫防守指数表显示,罗曼-诺伊施泰德在个人紧逼方面是沙尔克甚至整个德甲做得最好的。而他的队友杰梅因-琼斯和刘易斯-霍特比都未入围前20,仅落于最后五位。
哈维-马丁内斯排名第七,巴斯蒂安-施魏因施泰格第18,托尼-克罗斯倒和琼斯及霍特比一样位居倒数。
不过(造成拜仁三名中前卫平均排名不算高的)原因可能是,拜仁因为在进攻位置上球员(如施魏因施泰格和克罗斯)积极的紧逼,造成球最后经常落在自己中卫,边卫和马丁内斯的脚下。因此我们就有了下面这组统计,各球队先发中场整体的压迫防守指数,当然也是通过和每名球员的上场时间和所在球队的控球时间相对化分析而算出。
所有中场(或者相对位置上球员)的压迫防守指数
多特蒙德一如既往高居榜首,不过拜仁在此表中已经超越沙尔克。只是,这似乎还没法解释拜仁低至个位的失球数。曼努埃尔-诺伊尔真的如此优秀?那杰罗姆-博阿滕和丹特为什么还无法跻身世界级球员之列?答案一定在风中。。。
。。。也还是被我们抓住了。
在Whoscored.com的数据库中没有长距离回追,一对一,以及对五五开球的争抢的统计,但在kickwelt.de中就有,只可惜kickwelt.de又缺少Whoscored.com中的数据。所以我将kickwelt.de中的数据填充进刚才的数据库中绘出第二张表:
一对一数据统计
在kickwelt.de中的一对一统计中,亦有分球队排名,拜仁在其中高居榜首,而多特蒙德则低于德甲平均水平。
德甲球队一对一成功率
熟悉敝网站的读者都知道,我们对失球统计,紧逼竞争力统计和实际联赛排名之前,在这里表现出的差异不会就此罢休。
所以我在这当然把一对一总数,成功率和控球率做了相对化分析,得出“一对一指数”统计。这样每名球员在一对一中总体的表现便更具可比性。
在这一统计中,阿拉巴(场均15.2次一对一,成功率59.2%),马丁内斯(场均16次一对一,成功率59.2%),施魏因施泰格(场均19次,52.3%),克罗斯(场均16.4,52.7%)和曼祖季奇(场均20.7次,47.6%)都有很高的场均次数和很很低的成功率——所有人场均一对一均超过15次,却无一人成功率在60%,而丹特(场均13.6次,60.8%),拉姆(场均12.4次,63%),博阿滕(场均个11.7次,65.8%)和巴德施图伯(场均9.6次,67%)场均一对一全部低于15次,但却全部保证了超过60%的成功率。
而我下面将尝试将这一差异在所有中场队员中做比较。
8 g* K- Q0 w/ [( P0 W
) R1 W, e2 m$ s6 j: J0 @

* P$ X  O# d" m, Z" B5 V5 ?
个人一对一指数
罗曼-诺施塔德诺伊施泰德是一名动脑子而非依仗身体踢球的球员,因此在此表中仅位列中游偏上,排在队友杰梅因-琼斯之后。施魏因施泰格居其间,哈维-马丁内斯则以巨大优势领先队友路易斯-古斯塔沃高居榜首。既是队友又是其竞争对手的古斯塔沃较低的紧逼竞争力似乎和他较高的一对一成功率有所关联(暗指其相对来说更注重一对一成功率,不轻易冒然上抢)。
与球队控球率再做相对化分析后得出的各球队中场整体的一对一指数
而在这一集体数据的统计中,拜仁高居榜首,法兰克福居其次。
又因单看一对一竞争力也缺乏说服力,我们遂将一对一指数和压迫防守指数合并分析,得出防守综合指数统计。
个人防守综合指数
结果,马丁内斯力压诺伊施泰德。斯文-本德和皮尔明-施韦格勒。理所当然的,如果从球员个人来观察的话,站位越靠后的球员自然分数越高。那从整个球队的角度来观察结果又会怎样?比如以所有三名中前卫的平均数来看?
各球队中前卫(或位置最接近球员)的防守综合指数
现在,分析慢慢变得有趣了。拜仁现在排名第一,多特蒙德第二,沙尔克第三,法兰克福第四。作为最后两名,落后于目前深陷危机的沙尔克04和奉行进攻和开放打法的法兰克福,弗莱堡和美因茨其实都是喜欢压迫防守和寻求一对一的球队,他们的排名也相对容易解释:
弗莱堡通常都是在对方刚开始组织进攻时就深入前场进行半场压迫。他们的边锋在逼抢中经常能直接抢下对手意图分边的球。因此该队中场队员的压迫防守指数相比沙尔克和法兰克福来说,略低。
而美因茨在防守中则依仗于对对手整体的半场反抢和寻求尽可能多的一对一机会。同时他们通常会遣上三名后腰,伊万施茨也经常协助防守,因此其中场整体的平均成功率也会较低。而相反的,在沙尔克04,(三名中前卫)霍特比,琼斯和诺伊施泰德在紧逼中奔跑都很积极,而(三名边锋)阿费莱,法尔范和德拉克斯勒都非逼抢好手。
多特蒙德第二的排名没有问题——与拜仁一起,两队都毫无争议的拥有德甲最强中场,攻守兼备。
其他?
如此大费周章弄出以上各表后,我仍然忍不住问自己,是否还能从另一个角度去丈量这种在比赛中面对对方控球时的本方球队的战术和效果?这时我发现了一些我在做统计分析时所记笔记里的一些额外统计,无需加太多填注,就能说明一些问题,请看<得牌统计>
谁紧逼执行的好,得牌就该少。当然若是控球率较高,自然也会相对减少得牌几率。因此,我将犯规后的得牌数与球队的一对一次数直接关联起来,因为进行一对一的次数同样会随控球率的上升而下降。
这也许不是最有说服力的统计,但在积分榜(当时还)排名前两位球队在该比例统计上的遥遥领先,至少和我的个人观点以及前文所析的防守综合指数相吻合。
每得一张牌所进行的一对一数
拜仁平均要进行200次以上的一对一才会得到一张牌。是~有人要说拜仁在德甲也有干爹模式。。。还好,多特蒙德在这里也不逊色,否则我也没办法从技战术的角度去澄清啥“干爹模式”了--|||。两队在该项数值上优势尤其突出。
这真的是最完美的统计?未必,也许我们应该在看看一对一和犯规数间的比例。说到做到。
每一次犯规所进行的一对一数
此表中多特蒙德继续高居前列而拜仁却落入后半段。一方面有可能因为拜仁本赛季增加了战术犯规的数量,另一方面如果从绝对次数去看,进攻时进行的一对一应该比防守时的数量多。
所以再来第三个统计,某种程度上可以对第二个统计略作相对化。
造成得牌的犯规在总犯规中的比例
在这一统计中,拜仁和多特蒙德再次领先。拜仁所有犯规中仅有5.6%的犯规造成自己得牌。正因为很清楚自己球队在运用战术犯规时颇为聪明和有效,海因克斯才会对其如此倚重。这同样也相对解释了拜仁在造成每一次犯规所进行的一对一统计中排名中游的原因。
最后我们在来看一看拜仁最被忽视的一个竞争力。在冠军联赛中,拜仁赢下了67%的空中对抗,冠绝欧洲。在德甲中,同样居首。
空中对抗成功率
德甲夺冠记录保持者拜仁以57.8%的空中对抗成功率毫无争议的排名第一,当然应归功于中后卫优秀的表现和集体的努力。同样地,我很愿意将这一数值与压迫防守指数和控球率做相对性分析,哪怕最后的结果中领先的是斯托克城队的托尼-普利斯,我也并没有要将这个分析秘而不宣。
30张图表,6000余字——不算图片15页word文档啊!(翻译也很辛苦的好么),再加上各种统计和比赛场景截图,关于拜仁这赛季在紧逼上的表现,这些足够说服力了。那各位看官看到这若不是再等更华丽的文字,更复杂的建模和更多指数和统计分析的话,是在等什么?自然是结论。
结论
在已过去的上半赛季中,拜仁在无球时的压迫防守方面的效果有明显提升。而半场反抢在某些场次或时间执行得尤其出色,攻守也更加均衡,队员间在场上的交流通畅,这几年陆续引进的新援们的表现也都不负众望。当哈维-马丁内斯并没有像某些等着看笑话的坊间小报所希望那样水土不服,而是在防守中逐渐证明自己4千万的身价物有所值,拜仁便不光靠个人能力,更是凭借球队整体在防守方面的良好表现,有望冲击德甲赛季失球记录。能否成功,就看他们下半赛季如何延续这一势头。
拜仁会虎头蛇尾?我个人很喜欢开赛前对阵多特蒙德的超级杯比赛,youtube上面亦有全场比赛录像。从那时候起,其实就可以注意到拜仁在压迫防守上的提升,而这种提升是基于对比赛形势良好的随机应变,由此便衍生出本赛季这种注重控球,打法流畅的攻势足球。
最后关于本赛季的拜仁压迫防守战术的表现,我谨引用我所相识之人中,最深谙足球技战术之道的一位同僚的一句评价作为结语,+ d* r* Q* j* c. _7 I) g

  g) Q9 ]* |, v& _6 g- L/ ?# W"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足球推荐论坛 ( 鄂ICP备11007229号 )

GMT+8, 2024-5-18 07:36 , Processed in 0.09941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 2018 baxi.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