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斯·劳 (Denis Law)
[# H) ]3 r4 P! ~3 u
: ]3 ]8 s* a9 y# C+ u% Z' ?! m# c) r0 W( Y
' v- V9 X" V& V3 t4 M8 S0 w
3 P! i3 _5 R. ]; X! `3 P: H$ b8 V9 Y$ W- V6 v0 D3 h; ?
0 q5 p, U& n* i7 _
, H; Z, [' e) s3 b' p+ b/ P- G+ o+ o! a, N
7 v, ?8 X& q3 t$ x
国籍:苏格兰 3 p1 H" ]7 s k
# ?! J8 L. \$ C9 A S- }3 o. R
! m7 o h, a4 b9 s# N8 ~
: K2 K! Q* p/ c5 o出生地:苏格兰的Aberdeen 6 N- i' G2 o. O2 O. E
1 v2 T2 w" |) Q S4 q) k. G. y9 L3 v, h( ~) d
" s4 p& e! q7 a: ]' @出生日期:06-17 . |/ t, G, f0 L
& a% q) J$ v+ d6 I# J
, p; ^& F% M& h7 _' M( e! ^
. y/ `$ O- ?& y9 `/ T2 f4 `4 t效力年间:1962—1973 * ^( c1 h0 O; }8 w
, h4 J! @+ p) R& r7 d
6 w1 Q5 M& V. H
# h1 ?5 V& L* n+ t位置:前锋 9 T2 p; x1 L3 I& d& e' q, Q
: M' u3 r2 n+ V( d
+ f" Y4 C6 n: d" v
8 o8 b# A7 ]: o& p `上场次数(进球):409次(236球) 5 [5 ~" Z8 i7 r
* p' Y' |% ~7 K- d5 n9 B
( R8 a; _" Q: B6 }6 X& k7 v' p
+ H# U) x, o; ]1 M* S丹尼斯·劳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球员,但他的足球才华超凡脱群,是欧洲历史上最出色的内前锋之一。英国的许多足球机构把他的排名排在查尔顿和贝斯特的前面,因为他的技术全面,进球数量超过他们。因为他在场上的犯规和恶作剧有辱足球的圣洁,与英格兰传统的绅士踢球风格相背。
, u n+ K- n7 w) K$ h% a; R' F9 E* Q% k4 d: D( U; \" X, B; w
! T7 j; u5 F7 j" w1 K2 q: J O2 a, D9 j8 b u6 M( _- Z5 v
丹尼斯·劳是曼联队历史上最突出的得分手之一,有曼联球王的美誉,是1964年欧洲足球先生。劳是20世纪60年代驰骋在欧洲足球场上的风云人物,今天的球迷虽然不能亲眼目睹他在场上的踢球风采,但可以从电视或电台上收听收看他主持的足球节目。英国有两个球星退役后当上了体育节目主持人,一个是丹尼斯·劳,另一个是莱因克尔。
' U" K0 }) u: B8 [; X2 b
: u' I6 T) ^# W' E6 K D
1 w. P2 n7 c: ?* F% I8 Z& T" W
2 g: Z2 q8 a3 w% c4 W 1940年丹尼斯·劳出生于苏格兰阿伯丁的一户普通人家。当时战争的阴霾笼罩了英伦三岛,劳的童年生活之艰苦可想而知。 / Z% g; d+ C z, p$ _$ V6 S
9 P! x- O# h# k/ ^+ R' Z% J
: E S5 ?+ J0 }$ y* C4 g) [. o& n- k
/ g4 X U6 c% a. H3 y5 V: c/ V3 d
战后,英国百废待兴,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将很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足球上面。劳有幸赶上了战后大发展的良机。17岁时劳就步入足坛,加入了乙级队哈特斯菲尔德队,一开始就以精确的射门而名噪一时。在与甲级队西汉姆联队的一场比赛中,哈特斯菲尔德队以5∶1大胜对手,这5个球全由劳一人射入。 ' O* m: r) }( ^; ?2 Q& z
) W! u7 d7 s2 d7 w& C# Y
2 I- E. l, Y# U
! V0 l2 U* l/ x5 n$ Q' `: f
劳的表现引起了足球圈的注意。1958年10月,18岁的劳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参赛,迎战威尔士国家队。他成了1899年以来苏格兰国家队最年轻的主力球员。他用一个无与伦比的进球打消了主教练对他的顾虑,奠定了在球迷心目中的位置。
! U3 E* S7 E7 @, V4 o5 Z# ], N+ K) e9 Q9 {7 q, T3 ] t. T
6 _3 v" |3 R H& Z$ p! G% A1 i! j U' \' Z/ U f7 @$ Z
1961年,意大利都灵队以140万法郎购入了刚刚过完21岁生日的劳。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当时交通条件并不发达,除了少数富人之外,并没有多少人来往于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之间。到欧洲大陆踢球的人就更少了。丹尼斯·劳是最早到亚平宁踢球的苏格兰人之一。
3 A9 C1 T. x1 r3 G; [6 D
( V# r- x! P: Z7 k( \; l& h N( V+ N# O3 `# z: N7 g; O
* i" G) M1 R) u' | 20世纪60年代是意大利足球发展的低潮期。每场比赛要么是0∶0,要么是0∶1或者1∶0,比分很低,进球数有限。劳是一个激情飞扬的攻击性队员,他不满足于这种不求进取的踢法。第二年他就返回了高举高打快速进攻的英格兰并加盟了曼联队。在曼联队,劳如鱼得水。他的名字在英文里面是法规或规律的意思。曼联队的主教练巴斯比是一个传奇人物,在1958年的慕尼黑空难事件中幸免于难,与博比·查尔顿等人一起重建了曼联队。巴斯比是一个善于动脑子的教练,他针对丹尼斯·劳的情况总结出了一套"劳规律",使劳每场比赛都有建树都有进球。在1963~1964年的赛季里他有5场比赛各进3个球。在与斯托克城队比赛中,劳大发神威,一人进了4球,成了一台名符其实的进球机器。
' B+ Z- a4 U4 t3 g' l4 o$ z7 o( v% k, ^" n
9 z3 R& c$ i; ?9 j" \% v& R
! ~* B3 d0 Y! X1 t. L 20世纪60年代,世界足坛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在匈牙利推出了新式打法之后,英格兰也在改进自己的WM踢法。在摸索和探求的过程中,丹尼斯·劳做出了重要贡献。
6 L# G* R5 Y* H' I* L+ l, B& F' ]/ H9 Z9 P5 o, }3 o* S) P
0 m% ~" e0 {) y0 P" D
& z$ o: L0 p( Z; L2 k& I
重新崛起的曼联队靠的是英格兰人查尔顿、爱尔兰人贝斯特和苏格兰人劳。这3位大将各有千秋但都忠诚不二,使曼联无往不胜,为曼联迎来了新的辉煌。1968年曼联队夺得欧洲冠军杯冠军,成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英国俱乐部。作为前锋,劳始终表现了一流的球技和一流的品质,他拼命三郎式的拼抢和准确到位的传球为队友创造了无数机会,当然自己也无数次破门得分。 2 B5 c0 F' Y9 N, k6 c
# k: p D) Y# t+ C+ }# Y* ]2 A' [9 e9 B
$ ], X4 t0 H* i 1964年是丹尼斯·劳光芒四射的一年。《法国足球》杂志评委会虽然对他的屡屡犯规颇有微辞,但仍然无法回避他的战绩,很不情愿地将年度欧洲足球先生称号授予了他。授奖仪式上有的记者对他的球风提出疑问,劳反问说:"如果在球场上有人踹你一脚,你会怎么办?"他的这一诘问还真难倒了许多记者。劳自恃艺高胆大,伤过许多防守他的队员,当然他自己也受伤不少。 " ~( [7 X7 \- U' y9 V: f) [
+ f' m* k8 q5 Q9 Q% V3 E- m# t2 K4 g9 y* `. C$ U: `5 `4 }
4 n- ~% J; r/ u+ a0 n0 w& O) w/ a
1973年7月,曼联队新教头汤米·多切蒂走马上任。一直呵护劳的主教练巴斯比退了,在曼联队征战了11个年头,劳也产生了去意。正好新教头不愿意再用丹尼斯·劳,想把他转会到别的俱乐部。劳本来对曼联俱乐部还是有很深感情的,但对新教头的这种绝情很反感,他一气之下投奔了曼联的死对头曼彻斯特城市队。
- E' |* O9 Q4 t [9 R- `+ H7 a4 U+ I( |4 Z! G
; x" \/ `/ w/ l, X
' m( `% ^. h" o, I9 j/ I+ Z0 f 1974年4月28日对劳来说是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曼彻斯特城内的两支俱乐部队同城操戈。一边是劳的老东家,一边是劳的新雇主,场馆内是成千上万拥戴他的球迷。劳很为难。但他在冷静地思考过之后,抖擞精神上场了,为了新的老板,他只能全力拼搏,与过去的队友们展开了厮杀,并以一个漂亮的入球将老东家也是冤家曼联队送到了乙级队。曼联队只恨自己有眼无珠。 4 C2 z U( V! a9 T$ _1 R
/ d! n" w9 x' ]) ?
" l6 i5 u6 j$ q; M! H3 h
y3 q* T" a3 E J9 L5 D 劳长期随曼联队和苏格兰国家队征战绿茵场,功勋卓著。他55次代表苏格兰国家队出场比赛,攻入30个球,这一成绩只有达格利什可与他相比。1962~1973年,他为曼联队踢球409场,打入236粒入球,其中在头5个赛季就攻入160粒入球,每个入球都非常精彩。在讲究绅士风度的英格兰,丹尼斯·劳一点也没有绅士风度,他动辄发火,和对手推搡甚至打架是家常便饭,他不止一次被红黄牌罚下场。他是一个个性十分突出的球员。
+ Z6 f) o2 e" v6 {- ^
# y( f' R; Y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