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男篮队员就地解散、各自回家,男篮亚锦赛惨败一事看似暂时划上了句号。但媒体和球迷对中国男篮的声讨,尤其是谁该出来担责的呼声仍在继续。一个刚刚来到中国不到3个月的洋教练,在男篮内部总结会上一度被置于“替罪羊”的位置,但由于实在缺乏说服力,无法赢得舆论的认同,始作俑者只得作罢。. l6 z8 `- f: `, E [
( o& z/ a: |$ M& z( k3 E
作为中国篮球的掌门人,信兰成在2008年奥运会后从前任李元伟手中接过“帅印”却始终难有所为,这也导致中国男篮如王小二过年般一年不如一年。信兰成因此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实属正常,要求其担责的声音不绝于耳。
a$ ?! l+ C: W& v+ p) _1 u: U* t+ `. m& x6 f0 q \
但有趣的是,一个最该为中国男篮惨败负责的人,却似乎如影子般隐于幕后。事实上,作为篮管中心分管中国男篮多年的主管领导胡加时,在亚锦赛小组赛结束后便悄然回国,没留下只字片语,看似这场溃败与其无关。但记者经过多方了解后发现,作为这支队伍实质上的掌控人,他的一些行为,其实早就为此次亚锦赛惨败埋下了祸根。; l- N: u6 P7 Z. W
% h5 J: o0 a# J) s# v* x5 f6 P
对扬纳基斯进行技战术“指导”
4 n5 b6 q- }% k0 z4 D5 G# `, k
月薪仅4万欧元的扬纳基斯,冒着跟法国俱乐部雇主闹翻的风险来到中国男篮执教,除了被中国篮协的“诚意”打动,还怀揣着打造全新中国男篮的强烈渴望。
8 y) o; u, M& R1 G" Y# h8 V0 v/ `8 O
在篮球场上摸爬滚打了42年的扬纳基斯有这份自信,也有这个资本。但让扬纳基斯始料未及的是,几乎从他正式执掌中国男篮教鞭的第一天起,就总有一位官员对他进行没完没了的技战术“指导”。
4 ]* l, o: f5 x1 T0 T( \0 V9 f% x4 R( Z
扬纳基斯初来中国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就曾阐述过自己的执教理念,他说中国男篮应该打整体篮球,而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从防守抓起。在扬纳基斯看来,防守是取胜的基础,只有训练保质保量,防守过硬,才能制造出更多的进攻机会。
" g: Y8 [5 o4 U8 j: c
( x6 ]1 w; N6 n: S8 F8 u8 i 而在与澳大利亚队的首场较量及多场热身赛中,圈内人士已能感受到中国男篮的防守硬度在加强。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硬度却在亚锦赛上少有踪迹。不仅球迷感到莫名其妙,从扬纳基斯脸上也能轻易地看到无奈和不解。6 s$ E0 @, M, l/ v# ~8 ]; a. S
; V/ i3 @ j/ ^+ j+ A2 Z2 B
据知情人士透露,从扬纳基斯上任第一天起,胡加时从未停止过对这位欧洲顶级名帅的“指导”,从球队首发阵容的安排到具体战术要求,甚至在亚锦赛期间仍多次找扬帅谈话,对技战术安排指手划脚,以致扬帅不胜其烦。
* { \& e# ~% z
4 B9 {( E9 c% j 常年在欧洲执教且始终坚持主教练应该在技战术打法上拥有绝对权威的扬纳基斯,当然不会轻易就范,更不会为一个从未当过教练的人轻易改变自己的指导思想,二者的分歧日益明显。# z0 B2 f7 d6 v k! [
: j% \9 U6 i2 F% u. H5 X 给队员撑腰与主教练公然对垒& b9 \& p, G, w+ B e* C( T
5 s/ g0 R0 p- H$ N; V 按说亚锦赛在即,即便胡加时与扬纳基斯理念不同,也应该在球场上维护主教练的绝对权威。但遗憾的是,中方助理教练和不少老队员,很快听出了在一个球场上发出的这两种不和谐声,不少人也很快做出了他们认为“更舒服”、“更能让领导开心”的选择。" L, W# `2 ^: D6 I
; a3 f& S2 n3 o$ I/ r% |4 G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位知名后卫就曾说过这样一句令人哭笑不得的话,“如果我防守了,我就没体力参与下一轮的进攻了。”仿佛防守与进攻不是一支球队必须兼具的能力,而是必须成为对立面的选择。
* l! x: @0 b5 v! d0 x
0 r- s9 N! C- D2 g4 d+ ^ 漂亮的投篮、精彩的爆扣,自然会吸引眼球,也能赢得更多掌声。但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会上的大比分惨败,已经说明防守对一支球队的重要性,这也是扬纳基斯上任后一再强调防守的原因。
' F( \$ c6 t" n0 L; N3 n p; o" S( z
+ `2 E' a& [1 M y( H% Z 但扬纳基斯显然没有想到,如此顺理成章的事情,居然会面对如此大的阻力。更让他想不到的是,男篮的主管领导居然公开在队内制造不和谐音。
0 a) A6 p. i6 b5 f' R; g( _4 X8 B, N. Y" n2 B' C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锦赛期间,胡加时多次召开只有中方助理教练和部分老队员参加的“小会”,在会上明确表示,要队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如此明显的态度,使扬纳基斯在队内几无权威,他在热身赛期间苦心经营的硬朗防守,自然也就无从施展。3 C8 v: }3 u0 R3 p! P& _# h
2 V+ z/ D% w4 A& I5 I
而在前两天的队内总结会上,有队员声称自己听不懂扬帅的战术布置,甚至有队员连“防守轮转后该干什么”如此常识性的问题都声称自己不知道,这更是让这位有着几十年执教经验的希腊人一头雾水,只能摇头叹息。扬纳基斯坦言,自己带过不同的队员、不同的队伍,一样的执教方法,一样的战术布置,竟然会有人提出这种质疑,实在让他难以理解。$ S7 n+ t2 r% V9 I
P6 H' X: G, S! P) Z
在亚锦赛名单安排上随心所欲2 ]9 Z% i/ W! Q; [4 d
" @: F) t6 |$ ]2 E( z4 q1 x, D3 X 队内总结会能开成扬帅“批斗会”,只要想想名单是如何出炉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 h* j6 D8 j* j6 z! _' O
7 C, @+ N" u+ f; k1 z1 v4 C; k
在扬帅来中国前,胡加时就曾承诺会给他24个球员供其挑选训练,但事实上,扬纳基斯直至从亚锦赛归来也从未拥有过完整的24人阵容。
, P) R2 F, Y- n, b' D* H; X5 A; D6 `- T) D" m0 ]& `" ?7 S
扬帅上任的第一天就被告知,24人中的7人,也是他最渴望看到的年轻球员,被安排随国奥队奔赴韩国,参加东亚锦标赛。扬帅只能带着余下17人开始首期集训及漫长的热身赛,而这17人还包括7位伤员。' V U. N: U6 H9 M' v2 m
6 h0 [* s. i# L, y! E. C3 H5 S0 N4 w 之后,胡加时又以国奥要打斯坦科维奇杯等种种借口,使扬纳基斯的集训名单总无法完整。而扬帅多次向胡加时提出希望征调年轻球员的愿望,自然无法得到满足。
+ C( s! }) L+ v. S0 A5 @, b
4 K2 R) [6 P( }8 L2 J1 M; J" n 在扬纳基斯看来,国家队才应该是集结国内最好球员的队伍,国奥队应该是服务于国家队,而不是反过来。这位直性子的希腊人,也曾在私下抱怨过:“胡(加时)好像更喜欢国奥队。”0 I: P+ j$ e+ X% t
- P5 [% L7 W: }3 {8 B0 c 而这种“喜欢”不仅表现在人员配置上,还有对国奥队主教练范斌的青睐有加。就在中国男篮确定参加亚锦赛人员名单的前夕,从未跟随扬纳基斯备战过的范斌被胡加时写进了名单中,并在亚锦赛期间被安排坐在教练席上。这让之前从未就此被征询过意见的扬纳基斯,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被尊重。
8 W: U- H3 O- z: _/ ?+ r0 W8 W7 h- ?' Z: o8 G% q8 ]9 j" w
如果说助理教练的安排,还可以被胡加时辅以“锻炼年轻本土教练”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那此次亚锦赛参赛球员的名单,则完全背离了扬纳基斯的本意。一直将备战里约奥运会视作终极目标的扬纳基斯,始终认为中国男篮必须大批启用年轻队员,但遗憾的是,扬帅想带去的年轻球员没带成,几位本已被扬帅弃用的老将依然在列。
% r: M: d* g) }! c' ?) l- j0 V* Y1 |& d
即便如此,扬纳基斯在赴菲律宾前依然天真地以为,只要队员能够贯彻他的战术思路,按照之前热身赛的防守强度拼杀,打进前三,拿到世锦赛入场券根本不是问题。直到前两天在总结会上被“批斗”时,扬纳基斯依然想不明白,在那些穿着国家队队服的球员眼中,为什么看不到强烈的取胜欲望,看不到为国家荣誉拼搏的动力。
$ e, b& U% ^' m- y8 X) m3 V
/ Z6 A# x' J# y% } n/ Y$ P 同样让扬纳基斯想不明白的,还有胡加时在亚锦赛期间的“不告而别”,这位主管领导以事为由在小组赛结束后便返回国内,而作为国家队的主教练,希腊人竟在事后才得知此事。2 Z8 k, H! ^0 ]# ^& N5 t
+ D0 `* n( s3 C2 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但毁掉罗马有时只在一念间。扬纳基斯的去留或许并不重要,但中国男篮要想绝处逢生,去官僚化、赋予这支队伍正气,当是第一要务。如果一支国家队的存在,不是把国家利益、荣誉感放到首位,那么,这样的队伍又有何存在的必要呢?!
@0 E' j* F: y. v1 Z2 Z5 c. s) W) e- m7 {7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