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排新人新气象 郎平希望排球“像足球一样”进校园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场短短3分钟,中国队便连输4分,好不容易追回几分后,随即又以4:8落后。今晚的天津体育馆内,女排亚锦赛的决赛赛场,满场观众目睹了韩国队势不可挡的开局。接下来是一路追赶,中国队终于将比分追到20:20,咬牙以25:21逆转了局势。最终,中国队直落三盘战胜韩国队,时隔4年重回亚洲之巅。   
/ z. q) m  ]6 _1 M# x
3 \; G5 x9 O. {3 F: _  “这对于球员是个鼓励,但对我而言,当教练时,带赖亚文她们拿过很多次亚洲冠军。我自己打比赛,(亚洲冠军)也全都拿了。现在的这些孩子,我只想让她们提高,在青春年少时有更好的表现和成绩。”赛后的发布会上,郎平眼中的喜悦让人回想起30多年前“女排精神”发轫的时刻。当时的郎平,一头烫着小卷的发型颇具年代感,而她在球场上“铁榔头一锤一个雷霆”更让人怀念至今。而现在,当年的“女排精神”已通过她的言传身教,注入到一群90后的中国姑娘身上。
& f6 ]) Z8 Y3 J% P  z; z5 h( p6 n" S5 X; f* X
  1981年11月16日晚19时10分,那一刻,亿万中国人都凝神屏气盯着电视屏幕中不停飞转的白色排球,解说员宋世雄的声音清晰可辨——“中国女排,最后一战。”而那场与日本女排的终极较量,最终以中国姑娘的胜利,宣告了中国女排称霸国际排坛的开始。, e; `9 X5 p9 }# O9 p
& ?* l: Z+ f2 C9 r2 q9 @4 p
  在那个年代,中国队延续的是日本“魔鬼教练”大松博文强调大运动量的训练方式。虽然被队员视作“热水瓶式的人物”,但外冷内热的中国女排主教练袁伟民“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大运动量训练”,还是让当时的不少队员“只要从走廊那边传来袁伟民的脚步声,就会哆嗦”。可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紧张感,让“女排精神”在创造“五连冠”的同时,也淬炼成影响一代人的标志。
4 r; Q* a% C4 T  r6 u/ X+ H6 E2 Z/ S
) Q: P4 z* v: e: ~; G. X  如今,当年的女排姑娘早已步入人生的另一阶段,为人妻、为人母,郎平甚至成为带领十多个年轻姑娘继续征战排坛的“老太太”,“女排精神”也在传承的同时适应着岁月的变迁。
: J4 Z0 n5 @9 _4 c. [
, K# ^2 ?, Y$ w3 g# l. Q  2013年,中国女排主帅“难产”的时刻再次拿起教鞭的郎平,自称“孩子们”的“老太太”,对年轻人的重视与启用同样成为她执教后的突出特点。但与袁伟民当年的执教方式不同,郎平面对的新一代女排队员,有着现代年轻人专属的生活格调,她们会在比赛中带上亮闪闪的发卡、画着眼线、洒着香水,也会在场下晒自拍、和球迷互动。
8 j# k. V1 ~( y
0 M) [: j- I6 E  f4 _2 ^, Q  “热爱排球的人都有女排情结,这种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会持续激励运动员,但新的时代,球员更活泼、更聪明也更有激情。”面对这样的一群年轻人,郎平需要在严厉与温和间转换自如,尽量减少和队员间的代沟,“我觉得90后、95后没什么差别,这几个小的领会意图非常快,但年轻队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才会有进步。”因此,她给予很多年轻队员充足的上场机会,在本届亚锦赛的多场比赛中,由3个1994年后出生的队员组成的“朱元璋”组合(朱婷、袁心玥、张常宁)以及23岁的自由人林莉都有上佳表现。第一次代表女排征战室内赛场的张常宁更是从替补一路获得了连续首发的机会。- J, c2 o- W! F8 C6 T5 u* R
% W# y3 S/ D7 f
  事实上,选用新人需要承担不小的风险,毕竟两年前的亚锦赛,中国队收获了38年的最差战绩,这一届主场作战早被外界视作“雪耻”的战役。但有7人从未参加过亚锦赛的中国队大名单,在开赛之初便昭告了郎平“上新”的计划。: c- U% w( U& p2 q- S; d$ y7 g

1 G3 z! g/ j* _6 W, s* v9 M$ J8 H  N/ p& e( n! G$ X
. m3 h8 g7 e+ I3 [: U
$ f0 B. s& e* U2 u/ Q+ P
) }% y) ~# N- N' ^+ q
  而启用新人的“大胆”,或许也与郎平自身经历有关。1978年曼谷亚运会,刚入队不久的郎平顶替当时正处于职业高峰期的女排第一主攻手杨希出战。选择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袁伟民教练当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一心想带队战胜人高马大的欧美队的袁伟民,早已决心“培养大炮级人物”,身高1.84米的郎平正是最佳人选。就在18岁生日那一天,郎平首次亮相亚运赛场,对阵韩国队时强攻频频奏效,而在面对日本队时,她却因不断失误而被中途换下。2 m% P' u9 O& R; j

/ n9 U( L7 i4 C7 |7 _& `  “加强强攻就要启用新秀,花点学费值得的。”这是袁伟民当年信任郎平的原因,也是郎平执教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袁心玥在比赛中“使不出力,有些犹豫”,郎平会给她单独“开小灶”,即使“按技术发挥的话,她应该下来”。但郎平还是决定多给她一些时间,“毕竟,培养一个年轻副攻手并不容易”。这种经验的延续在中华台北队主教练林明辉看来,“中国小将和她们同龄的选手相比打得更成熟、更聪明,虽然防守没有泰国队细腻,但进步的空间很大,亚洲第一实至名归。”/ Q+ @6 B/ ?7 v  ^

' O0 Q6 a% j1 K% @' E$ I: P7 K7 L7 C  但在外界看来,走出低谷的中国女排不能仅靠“精神”和一个郎平走下去。201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排球注册运动员只有2600多人,各省市的十几支专业队伍里一线队员不足300人,面对后备人才不足的现状,郎平道出心声:“这两年有很多新人涌现,但我希望排球能更多走进校园,在青少年中普及开,像现在的足球一样。”! q8 e( h8 J- `* o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足球推荐论坛 ( 粤ICP备13687314号 )

GMT+8, 2025-5-8 05:56 , Processed in 0.04790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 2018 baxi.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