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1 x5 ~7 i& s9 C$ o9 y
; e- o# h6 C$ F, y/ T 在足球运动中,当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人以一只脚为支撑,另一只脚脚尖绷直,大腿带动小腿同时在瞬间以脚背部位接触球中下部而发力,并向球门发出一次射门的全过程,就叫一次凌空抽射。
3 j: d2 G1 U" I% K% L1 F# v* w Q1 ]; a# Q* k
3 f" b, k- x+ d
: y! H8 n! G8 C0 K
凌空抽射的力量之所以大,是因为在触球钱,腿部有一个起速加力的过程,而且球的阻力要小。% ` |0 ?+ ?3 B( c
2 f' A# c/ \1 L. P4 f. z ) I$ W0 h* k3 H1 i
, B8 ?1 T7 I9 T, F2 F% [, a 凌空抽射大概有以下几种:5 b$ C" n8 ^7 H. I
' `/ H6 O. A$ q9 o2 O2 P$ ~0 U( j+ _) A! ~ L
1、正脚背凌空抽射:
& Q3 P f7 ^! m7 r4 @3 u7 T6 ^4 Q) Z; ]% l z; K5 |+ O
+ D) Y1 v5 D' X$ \ ~& d
0 O9 y; I8 v. x
这种射门对球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差,否则很容易踢空。射门时球员的感觉很爽,球迷看着也过瘾,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凌空抽射。% e+ S$ `" q( D; L2 ^, p. v
% F t- r6 I5 q P0 i
9 a" Y# Z* l# |8 W 代表球星:巴斯滕、特雷泽盖
: }+ m: k5 b* ?. z# S0 h
7 n) Z3 v9 s* i/ d& ~3 v- b* P C4 v& ]/ ~' U! S
代表射门:1988年欧洲杯决赛,荷兰VS前苏联,荷兰队左路传球,皮球又高又飘,巴斯滕在“零角度”不等皮球落地顺势一脚抽射,此球难度高,力量足,一代门神达萨耶夫也只能望球兴叹。
/ m: b& d x" v- D9 R6 e, I4 d$ o' U* e# X, I3 I" H
* M/ e# u$ ~4 b0 h9 K3 T5 R% ? 2、正脚背抽射地滚球:; Z& i/ H! k/ x9 n; V
! x- f* f7 x6 r
. D( Q' t- r1 {4 j9 F: u! M1 r _
! Y- H7 x$ F: B7 O" ]; C3 k5 q
在射门时,踢球队员用正脚面抽射球的中部,射出的球力量较大,对守门员造成很大压力,不过有时容易踢疵,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射门方式。
: \0 W- C( Y1 F4 k" M2 t7 P) o% v8 P! m5 t
) k" C% |. n* p4 @ 代表球星:马特乌斯、舍辅琴科
, O: v. H( U4 }' g0 J; c# `# {2 h8 N" P1 k8 _
" C* y! y0 G6 _6 C H2 ` 代表射门:1990年世界杯,前西德VS前南斯拉夫,马特乌斯中场开始带球,过了对方两名球员后,在大禁区弧顶处抬脚抽射,虽然角度不刁,但球又快又急,还是进入网中,马特乌斯扎实的足球功底在这粒进球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Z$ f2 |. b! e9 H# |& F& |9 T e2 Z1 W0 s5 r2 I
4 s K0 ?/ b, t; u7 P 3、正脚背抽高球:, ~, {$ C3 [7 u6 A X) i" D+ z
: N" A9 u( l; z, x) @ " b6 K! b5 Y: c
: w+ A( M( z% E4 I 和正脚背抽射地滚球非常类似,只不过踢球的部位是球的中下部,有时射出的球带有强烈的下坠,力量同样非常大,球员在远射时通常使用这种射门方式。4 A2 a- M+ d0 h$ d. s
) h' a5 u6 K- l; a/ N5 |. @8 P0 q" L! [4 N5 |! [ l: ]+ l# ]$ K
代表球星:菲戈、内德维德
/ [$ b) E8 T: h8 h0 N& |* M, b- P, d# \4 \5 {! L5 ~
4 M: V* b$ d* ^
代表射门:2000年欧锦赛,葡萄牙VS英格兰,葡萄牙正已0比2落后,此时菲戈从后场带球,在离门前约35米时突然一脚抽射,皮球又快又急,直入死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