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史冬鹏,人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千年老二”、刘翔的陪衬,而完全忽略了他本身固有的不凡实力。在刘翔受伤之后的那些日子,看着独自一人力撑着中国110米栏希望的史冬鹏,或许此时人们方才回过味来:大史,至少在亚洲,也是属于“栏王”的级别。
8 H9 w6 X# n) k- Y$ V: ?) X5 U5 Z3 l [1 ^# c
在史冬鹏的家中,他的母亲包又琴坐在茶几前的沙发上滔滔不绝,说起儿子,似乎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6 G( s9 a. _" ]" I$ }7 n
g& ~0 R! [$ @# j3 @- P 从小吃饭就是问题; ^# u5 p. O- o. n
- ]3 [* Y; ~9 g T z 坐定,包又琴的开场白很直接:“大史太瘦了!”% i7 s9 [, Y2 e w( t! O# S$ }4 E2 X
! m- n# Y" o; b6 j/ S# K 包又琴说,在电视中大家可能觉得史冬鹏并不瘦,和刘翔站在一起时,甚至还会觉得比刘翔强壮,但实际上,刘翔的大腿比史冬鹏粗多了,这直接导致大史在力量和爆发力上比不上刘翔,也是两人最大的差距。8 \: [ l5 d! S. i
7 M3 [& _) r% \; x5 M+ D/ c
史冬鹏“太瘦”的根由,包又琴归结于“先天不足”。她说,史冬鹏从小就不愿意吃饭,而且吃得很慢,一般就吃一碗米饭,要用一个来小时,她为了让史冬鹏多吃一些,盛米饭时总是压得实实的。眼看着邻居的孩子吃饭时狼吞虎咽的样子,包又琴又是羡慕又是焦急。她也想过改善伙食,但每次问史冬鹏想吃什么,回答都是“做什么吃什么”,等做出来之后,史冬鹏又是那副慢吞吞的样子。8 H% A' F! R; h; s% y
! G2 N$ u1 E R' v. o/ J4 ^
有一次,史冬鹏随着爸爸和邻居一家到石家庄游玩,邻居终于领教了史冬鹏吃饭的“磨劲”,别人一碗米饭都吃完了,史冬鹏的米饭刚去了个碗尖。回来后,邻居见到包又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都恨不得打他”。5 r- z& [% ]0 V9 o N: }
+ ~( t" x8 |8 n 史冬鹏吃饭的问题,一直到上初二方才有所好转。“小时候的饮食习惯就不好,后来再多吃也补不回来了,这可能就是他这么瘦的原因吧。”包又琴说道。" Y; d4 h; Y* J- [6 J6 P
. r$ r7 E, W O7 N ^7 o* p+ ] 多次改行终选跨栏- s4 d' ^) a) R1 j' Q
+ S; j4 ~+ h, [4 F( i+ {
史冬鹏最早接触的项目是排球。3 g/ ^' G( Z+ z3 d$ r1 ^( I
- g" t) [ u( m
还在上小学四年级时,史冬鹏一家迎来了大史人生的一次抉择。由于他个子很高,似乎是一块练排球的料子,于是,当学生还是做运动员,在人生角色的选择上,大史何去何从呢?包又琴考虑,练练体育说不定能让史冬鹏的胃口大开,于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但是仅过了三四天,史冬鹏说不想练了,“教练说我的手太小”。5 z; J# D7 ~$ i+ ^$ d/ |3 }/ j
/ s# \0 | e. ~0 L/ r
个子明显比同龄孩子高出半个头的史冬鹏,很快又被田径教练郑克宇发现了,他开始转练跳高。对于这个项目,史冬鹏非常喜欢,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郑教练长得很帅”。起初,史冬鹏一帆风顺,但是当横杆升高到1.80米以上时,他遇上了心理障碍,死活不敢跳。而让郑教练彻底绝望的是,在承德举行的全省青少年赛上,史冬鹏再次“怯杆”,气得郑克宇追了多半个场地想揍他。就此,史冬鹏的跳高之路彻底封死。8 |1 x6 f6 z$ n8 J1 |
9 W/ l3 [+ I- l2 i+ d- Q 初三那年,史冬鹏又被省队的何幼棣教练看上了,改练三级跳。但这位培养出了三级跳全运会冠军吴冀和李延熙的名教头,也拿史冬鹏没办法,“力量不足,节奏不好”,一个月之后,史冬鹏的尝试再度以失败告终。难道他真不适合练习体育吗?1 k. }( s7 l& f8 x2 f( c
; M% b7 H, L& P5 o0 p 幸运的是,郑教练并没有死心,专门从保定跑到石家庄,向省队的跨栏教练芦全彬力荐史冬鹏。这并非病急乱投医,而是练习跳高的步伐时,也经常会在地面上放几个低栏,让队员掌握节奏感,“史冬鹏的栏间节奏和感觉非常不错,好像有这方面的天赋”。在让史冬鹏试着跨了几个栏后,芦全彬点了点头,史冬鹏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 F6 ^) U$ x/ I( W0 p# F/ z% n% y- [0 x- T! A
“千年老二”永不放弃
+ ?. s4 c* E& M5 b) f; T3 @: s& F& B" f( w/ C
其实,史冬鹏“千年老二”的名头,并非只是因为刘翔才有的。 O' D7 \. v* p% J; P3 S
g% k Z: A7 f/ R" z, V7 C" u0 I 早在他练习跳高时期,每次保定一中举行运动会时他都是第二名,第一名是他的同班同学张一。比赛结束,史冬鹏都会红着脸对班主任说:“不好意思,又是第二。”
1 k0 d0 u; U& F j2 Q
4 |3 i3 \0 p/ U( V$ i 成年后到了与刘翔的跨栏双子星时期,史冬鹏“千年老二”的名头更加响亮。为什么死活跑不过刘翔呢?除了天赋的原因之外,专业人士还从技术细节上进行了分析。包又琴说:“教练把刘翔和史冬鹏的跨栏动作定格分解后,发现刘翔下栏后只是脚尖刚一沾地便又开始下一个动作,而史冬鹏则要用前脚掌作一个非常简短的缓冲,这就决定了每一栏都要落后刘翔一点点。”“千年老二”的名头,并没有令史冬鹏就此沉沦,反而抱着“争取自己更好成绩”的心态更加努力。这一点就连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都大为赞叹,“要是换成别人的话,被刘翔这么压着,恐怕早就放弃了”。包又琴也说,如果换作是她,肯定不会继续坚持,“大史坚持了下来,不是我夸自己的儿子,他真的太优秀太有耐力了”。, C* p8 y1 [( E6 G7 s
( ^2 ]# t& U( o1 P9 Y2 R+ B( f 上周六,史冬鹏飞赴德国进行伦敦奥运会前最后的备战。临行前的告别电话中,包又琴嘱咐他注意身体,好好训练,史冬鹏电话中拖着长音说“好~嘞~”,显得很是自信。包又琴说,伦敦奥运会上高手很多,除了刘翔和罗伯斯外,美国那几个都挺厉害,史冬鹏现实的目标就是“争取前八”,“我一直这么认为,能够参加奥运会的都是英雄,大史已经参加了三届奥运会了,无论他这次的成绩如何,我都会为他感到自豪。”$ ]8 X2 Z8 q' U& d, ^. P
$ B4 |* R/ [% r& g; G4 {
退役之后何去何从
+ F9 Q4 P3 M1 U) Z0 ~/ O
0 \( |% r% |+ I( p- R" K1 D 多年的艰苦训练,让史冬鹏伤病累累,心疼儿子的包又琴希望他跑完伦敦奥运会后就此退役,“毕竟快30了,该为以后的生活考虑了”。
/ P6 B" k8 y# S8 U2 P T$ E8 G5 G, F; H( O% p4 D- z6 H2 f& s: q% i' y
史冬鹏自己却还想继续跑下去,“明年还有全运会呢”。“是,明年有全运会,后年有亚运会,再过两年又是奥运会,我看你究竟能跑到什么时候?”包又琴有点赌气地说道。
) a7 S2 B7 X- Y8 A) S. Z1 ^4 p* V U+ z, O& k2 R
已经28岁的史冬鹏,如今多了一个身份——— 省田径队的队员兼教练,这个身份也意味着他距离退役的日子并不是特别遥远。包又琴希望儿子退役之后,找个安定的工作,比如去大学当体育教师,相比留在专业队作教练要轻松许多,而且收入也不错,每年还有两个大长假。但是,史冬鹏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妈,你看冀哥(吴冀)现在多威风,带出的曹硕都参加奥运会了,我也想威风一下。”
- r! O7 m d' h' r1 X4 D% p7 ^' G- D
2 C+ K0 P) l/ X) h2 V 包又琴说:“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我能听出来,他退役后还是想继续走专业这条道路,那个时候芦教练也快退了,省队正需要像史冬鹏这样年轻有实力的教练。”# y1 u/ R) g9 d/ O8 }
: ^6 B4 u6 S/ p _. J* k
对于史冬鹏的婚姻大事,包又琴表示不多插手,全看儿子的选择,喜欢谁就是谁。但是,她同时提议:不太愿意让儿子还找运动员,最好找一个有稳定工作的普通人家的女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