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测试
666体育
查看: 726|回复: 1

数据分析,勒夫不应被贴“软蛋标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同志仍需努力 于 2012-10-18 10:14 编辑
0 K" \& F% ^1 Y# D% v+ I* a
$ J3 c/ C- u, y' |- T         世预赛,德国在四球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瑞典队连追四球,一时之间,关于勒夫的青春德国丢失了传统德意志精神的批判再次响起。但事实真是这样嘛?数据统计显示,勒夫的德国队其实足够强硬,而足球比赛并非强硬就一定能走都最后,新德国最大的软肋在于并没有足够的实力而非没有足够意志。
/ u, ]9 Z2 Y0 x$ g+ A+ J- O+ Y
" G. }4 w- Y. K% g( K0 P$ l* p3 T3 z         过去人们提起德国足球,印象中总是立即想起了顽强、铁血、坚韧不屈等词语,而勒夫的球队现在虽然打出了华丽的进攻,但是最被球迷和媒体诟病的就是没有了铁血精神。
! D7 R9 E0 S$ @4 W
4 P) u4 X8 d, ?
历任德国国家队主教练 出现落后场次胜率排名
排名
主教练
场次
胜率
1
邵恩(1963-1978)
12
7
0
5
58.33%
2
克林斯曼(2004-2006)
2
1
0
1
50.00%
3
福格茨(1990-1998)
10
3
3
4
30.00%
4
赫尔伯格(1936-1963)
10
3
2
5
30.00%
5
勒夫(2006-至今)
7
2
0
5
28.57%
6
德瓦尔(1978-1984)
4
1
0
3
25.00%
7
贝肯鲍尔(1984-1990)
6
1
2
3
16.67%
8
里贝克(1998-2000)
2
0
0
2
0.00%
沃勒尔(2000-2004)
3
0
1
2
0.00%
本表的数据样本为9名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在欧洲杯、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情况。- D2 D4 }0 c/ r1 D" Z1 L) v

- R. Z" f4 M* u! ~( V. B; J大赛决赛阶段:勒夫逆风球胜率28.5%力压贝肯鲍尔 排名德国教练历史第五: v4 C5 F3 u4 y7 D8 L0 O8 {: x

5 p3 Z! W3 q5 K. D( o# S( L什么是“铁血精神”?如果从纯粹竞技角度来看,说白了就是打逆风球的能力,那我们就来看看情况到底如何。我们把勒夫的球队和以前的德国队做一番比较,我们从赛普-赫贝格开始至今一共9名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在欧洲杯、世界杯决赛阶段,德国队在出现落后情况下的表现进行统计。" Y& b7 ]5 @/ |2 G  Z7 K. L

+ W5 u) V& O2 T- W' n通过统计我们发现所谓的德意志铁血神话是从遥远的邵恩时代开始的——近6成的胜率是一个让人感到相当恐怖的数字。但是从数据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德意志精神却远不是如此“源远流长”,邵恩之后除去勒夫之外的6名继任者只有3人的逆风球胜率要比勒夫高,而其余4人都要低于勒夫。并且在高于勒夫的3人中,克林斯曼基本可以排除,因为他只带领德国队征战过1届大赛共计7场比赛,和其他人相比样本数量太少。  P2 H5 S4 w2 ?: C. O

: I. p7 \3 G/ c7 v# `0 n- L在勒夫身后不仅有3次带领德国队征战大赛拿下1次欧洲杯冠军和1个世界杯亚军的前邵恩助手德瓦尔,更有大名鼎鼎的凯撒大帝贝肯鲍尔——如果说拥有近3成胜率的勒夫丢弃了德国足球的铁血传统变得如此脆弱华而不实,那么为什么分别只有25%和16.67%胜率的德瓦尔和贝肯鲍尔却能幸免于这种指责反而高居德意志意志精神的至高庙堂?
' k- l( ?0 ?* g" L0 H2 D5 g. j/ o9 d5 v* N  Z: O: [
勒夫打硬仗胜率排名72.73% 德国主帅历史排名第二位# t! Q: T# m$ p4 Q9 s' X) H
' x$ ]4 _) K( r
既然在逆转场次上勒夫的表现并不差,那在打硬仗的时候,勒夫是否也是个“软蛋”呢? 我们将杯赛中的每一轮淘汰赛作为一个“关卡”,比如,世界杯现行的赛制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有小组赛、16强淘汰赛、8强淘汰赛、4强淘汰赛和决赛,因此世界杯上一共有5个“关卡”。显而易见,每一个关卡对于一支球队都是一场硬仗,将勒夫和前辈的“通关”能力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c$ ~# m; k( |" o) ?/ B

. B$ L2 B6 E) @4 n% v6 I9 @勒夫的德国队在杯赛上的表现绝对配得上“出色”二字,不仅比赛成绩优秀而且具有极好的稳定性。纵观德国足球历史,只有凯撒大帝贝肯鲍尔的执教成绩比勒夫出色,而在勒夫身后的,则是邵恩——世界杯和欧洲杯双料冠军教头、德瓦尔——1980年欧洲杯冠军得主、福格茨——德国最近一次冠军拥有者以及赫贝格——著名的伯尔尼奇迹缔造者。5 Y* k; Q  j' H. j1 o% o
/ L& g! c2 ?9 s  u) u9 z7 Q
什么冠军头衔都没有的勒夫何德何能能力压那些冠军教头而高居榜眼之位?很简单,测量方法就是为了避免冠军决定论而掩盖球队的稳定性,因此,即便是赫贝格缔造了伯尔尼奇迹,我们也不能忽视他的球队在1938年世界杯和1962年世界杯两次早早出局;还有德瓦尔,1980年欧洲杯冠军并不能同时掩盖他的球队在1984年作为卫冕冠军却小组赛打道回府的窘迫;所以,既然要考察球队在多届比赛的整体表现,必须全面而非选择性观察。
" {: l: L  |  h3 ]6 ~. o! b' {" K8 Q* P+ w! R" v+ U
固有印象形成“勒夫偏见” 贝肯鲍尔国家队执教生涯大赛仅一次逆转
# ]  n' @/ P2 p5 r% i' b# S
/ J6 E- L: A2 u       勒夫的德国队为何被认为丢失了德国铁血传统?其中一个原因在与选择性观察和些许先入为主的偏见。
* W2 z( U) d' @* b. u9 _
3 a' l/ Q5 l. E  r) F( j% e       贝肯鲍尔1970年世界杯4强淘汰赛和意大利时肩膀脱臼却依旧缠着绑带带伤出战直至最后,凯撒大帝缠着绷带的背影和那场经典的进球大战一起流传千古,被奉为德国铁血精神的旗帜,因为每次世界杯回顾纪录片总少不了这场比赛反反复复在我们面前转悠。但实际上,拿起教鞭的凯撒大帝唯一一场成功逆转的比赛是86年世界杯小组赛第二轮2比1逆转苏格兰。
  m& k. D# K% S) J4 s  `- _7 [* g2 `: M6 m% r9 n% J3 c
      德瓦尔也要庆幸自己唯一的逆转发生在1982年那场和法国队的经典遭遇战上,因为这场比赛注定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并顺带贴上德意志铁血精神的标签——我们恐怕就是在这样反复的选择性观察中将贝肯鲍尔和德瓦尔视作德意志钢铁神经的守护神,并由此选择性地盯着勒夫那些无法反败为胜的场次反复提及评论而完全忽略勒夫逆转土耳其和乌拉圭时的种种努力。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单纯暴露效应:当某一个刺激不断暴露在你的眼前时,你对它的评价会越积极。9 P! @; g! ]( @6 X
                                    5 V% A& t: }9 y& l! Q
狭隘铁血定义忽视新式德国世界杯坚韧表现 2010遭遇五大伤员仍进四强1 Q5 N" c7 x) Y0 {6 D# l% A# R# u

" d/ F, U( q+ {2 V# y# w8 O        对于铁血精神的定义,大众似乎总停留在一场比赛中上演的大逆转,但是很显然,铁血精神不应仅限于此。勒夫对于德国足球技术流和年轻化的改造太过夺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对于勒夫治下德国队的“铁血”苛求,但是容易忽视新式的德国队在长期所表现出来的坚韧。/ R2 q$ V$ ]/ l- R; m, r( P

9 K! C, Y* p' j! G+ p+ p: f         04的欧洲杯上,德国三场小组赛一场不胜提前出家,0比0闷平拉脱维亚,在捷克提前出线尽遣替补的情况下遭逆转。而2006年世界杯,德国队在赛前热身赛一塌糊涂:4比1遭意大利狂屠,2比2战平日本。就是这样的一支德国队,在06年世界杯上杀进半决赛,在加时赛最后一分钟输给格罗索的世界波。虽然当时的主帅是克林斯曼,但是勒夫也作为其左膀右臂,在队伍指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0 F2 T. o  u" v" Q2 @7 z1 x8 f/ y; t, e- e
          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没开打前,德国队可以说是“灾难”连连。先是主力门将阿德勒因肋骨骨折,不得不放弃南非世界杯赛,随后,德国队长巴拉克在足总杯决赛中被铲伤退出。接着是主力后腰罗尔费斯因膝盖手术无缘南非,再之后主力左后卫韦斯特曼遭遇骨折,后腰特雷施扭伤脚踝。勒夫在五月的上旬上报了27人的国家队大名单,等到了五月末,这份名单却缩水到了24人。不仅如此,当时球队前锋线联赛状态令人不敢恭维,波多尔斯基一个赛季打进2球,克洛泽3球。勒夫带着连欧战经验都有限的娃娃兵的情况下,用整届世界杯最华丽的表现,杀进世界杯四强,输给最后的冠军西班牙。
6 D$ x/ r3 o2 c* ^8 t2 h) a0 N, L" C9 Z& c: m
近三界大赛西班牙出现落后场次
时间
总场次
落后场次
所占比率
2012
6
1
16.67%
2010
7
1
14.29%
2008
6
1
16.67%
总计
19
3
15.79%
史上最强三界德国出现落后场次
时间
总场次
落后场次
所占比率
1990
7
0
0%
1980
4
0
0%
1972
2
0
0%
总计
13
0
0%
近三届德国出现落后场次
时间
总场次
落后场次
所占比率
2012
5
1
20.00%
2010
7
3
42.86%
2008
6
3
50.00%
总计
18
7
38.89%
战乱频发,经济落后,瘟疫横行,非洲多数国家缺少运行顺畅的职业联赛。图为肯尼亚少年在污泥地里训练。- C( f/ g  S) {6 o' ?2 |. U
8 ^. S/ r1 H1 U
勒夫德国最大致命伤非铁血意志而是绝对实力 大赛落后几率超西班牙两4 D) `( }0 C) F! f; _: D
+ ^) }$ W: a0 N  L1 P
       德国队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公认的最强时期:即1972年欧洲杯冠军、1980年欧洲杯冠军和1990年世界杯冠军。 % t' f: U! K2 I* P) H1 y. e
! q+ ]. g" b$ L4 V1 ?
        根据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近三届西班牙还是历史上最强大的三支德国队,在他们所参加的比赛中出现落后的场次实在是少之又少:西班牙平均只有15.79%,而那三支德国队则更恐怖——一场都没有,与之相比勒夫的德国队就相形见绌了,最低的一次也有20%,平均水平是西班牙队的2倍之多,和那三支德国队更是难以比拟。
7 D5 N+ A) Q1 a
) [3 \4 @/ t6 @         这无疑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勒夫的球队并非是逆风球,即所谓的“铁血”精神不够,而是球队的绝对实力并没有达到一个绝对的高度。( U- y' L$ b' H9 s. C3 z! |3 z
: x1 f# x+ {. I: \3 I& p' B4 V
        西班牙比勒夫的德国队更出色便在于他们已经强大到几乎不会给对手任何反击得手的机会,而那三支德国队同样比勒夫的球队展现出绝对恐怖的统治级实力,这才是勒夫的球队和真正顶级的球队的差距所在,这种差距是真真切切的实力上的差距而绝非德意志精神的缺失。脱离自身实力的依托空谈德意志精神品质是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勒夫的球队应该首先思考的是“为什么总是先落后于人”;而不是“为什么总是落后了无法反败为胜”,前者比后者更为根本,是问题的真正要害所在,解决了前者则后者不攻自破。# H/ B0 f* c" f% o4 X( g& u8 p0 E) j
发表于 2012-10-18 1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足球推荐论坛 ( 粤ICP备13687314号 )

GMT+8, 2025-8-2 20:20 , Processed in 0.05647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