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0 20:20
|
只看该作者
“长跑之殇”带来“生命之问”4 @$ ?5 F) T9 ?8 i
/ e$ X% b0 V0 C4 [, t: l0 {) G
近日以来,在武汉、西安等地相继有多所高校在运动会上以“安全原因”取消了长跑项目,而接踵而至的是中小学生体育课或体育考试中长跑项目的取消——不少人惊呼,长跑这项运动在中国也要消亡了。
$ Z& a; o$ {9 t& P( Y
; v' V/ H8 s, }& J* _$ P在马拉松运动员猝死的悲剧笼罩下,“长跑之殇”给社会出了一个难题——跑还是不跑?
3 W/ s# |) d7 y, J' z: K/ ^9 q) v7 U5 b) L3 t% g
其实,不少专家都忧心忡忡,如果对生命的敬畏转化为对体育的畏惧,那么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本末倒置。而体育教育走到这个“学生怕、家长怕、学校怕”尴尬节骨眼上,面临的问题似乎是一连串的。有专家表示,体育教育陷入如此窘境,第一个就是因为常识教育的缺乏。; e8 K/ D7 `7 e# P% Q
' v9 }8 D R. Y' |$ e* [
“为什么我们屡发长跑猝死的状况?为什么学生和家长越来越怕孩子从事较为激烈活动?一方面当然很多人的基础锻炼不够,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人连常识都不懂。”中山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说。他建议,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把身体健康的常识作为必修课。3 r0 y' v" X; G
+ w' ^7 G! ^3 @. i/ d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课只教怎么跑,从来不说什么时候应该不跑。最起码,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要放弃,也就不会有这么多遗憾发生了,但现在我们的学校,没有这些常识的普及,”他说。4 `3 C: R2 ^( L2 E. z+ z/ a
* j3 I2 n! d; D
9 d# A7 }2 p7 V, z6 \$ o( }据媒体报道,东京马拉松2007年举办以来,保持着选手零死亡的纪录。专家认为,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显然功不可没,这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节或许可以让人们窥见一斑。 Z- {% V" k& Y5 H1 N( }
6 k! M0 m1 w6 J2 L2 f/ t. ~
“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都配备自动除颤器(AED),这个如笔记本大小的小盒子能够对突发心脏病人进行第一时间自动除颤;AED在一些高风险体育比赛也会应用。这些强制性的配置甚至都写进了他们的某些法规,”长期从事赛事运营的上海某体育公司李蔚介绍。) e' L% Z4 D: c" X5 H- y
u5 R6 d8 [& ~2 S6 C5 r
或许,“生命之问”的解答需要整个社会从一点一滴开始,而体育、教育、公共卫生等方方面面都应为之5 {& H# W% T% e'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