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腊八节吃什么?腊八节的.由来_腊八节风俗_腊八粥怎么做?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腊八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 k2 K# T; I4 g5 n6 Z% k# n, ]+ S- p4 A) Y5 ], S2 u
  
5 o) x( |5 ?/ A9 a6 s9 ?中国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还有一种错误的说法,说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w, m1 m2 M4 x1 N. M6 f
2 m/ F/ }' ?$ @8 `7 h
节日习俗6 q* m: y2 o$ Y. L6 }' d" P3 B+ `
腊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7 _- S* @) x8 u+ W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P( P" h8 N& h2 e2 I  Z4 S) r& b8 y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 d# h, N# v2 ^/ _3 S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 U* J/ G* w' S2 s. m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8 b1 y& I$ I3 N1 y% Z- m
在腊八这一天,大家除了要喝腊八粥外,还要吃腊八饭、泡腊八蒜。) M! h$ t5 T7 ^- D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r3 W) D, _9 ^, G2 ^
在东北也有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的之说,意指腊八这一天非常冷,吃腊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
% B( V8 b  u& R$ P5 t9 p* a“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尚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9:02 | 只看该作者
腊八粥的来历
+ f, @% q! S, b7 X5 K张立鸿撰稿
- y* d- j) f" n. G5 I# |: A我国民间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日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个农历腊月的名称,以及吃腊八粥的民俗是怎么来的呢?腊八粥的含义是什么?
9 N$ {- b' n3 {5 y一.腊八粥的起源; j" Q% d  Z8 f7 f
腊八粥的起源,始之于我国古代天子国君年终时的蜡祭农神,叫做天子大蜡八,而天子大蜡八则是起源于我国古代头代炎帝神农氏石年的始作蜡祭以告上苍。
2 |9 V  Z9 q, d4 ^' l( _1. 神农氏的始作蜡祭/ M  ~  n) ]4 j9 M7 T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民生活的根本需要,《易经Ÿ系辞》说:“需者,饮食之道也”,即需要的主体是饮食。《礼记Ÿ礼运》说:“孔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即:礼俗之初是从保证饮食开始的。食物来自于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兴起,始自于头代炎帝神农氏石年的发明农具,树艺五谷。《易经·系辞》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树艺五谷。”耒耜是农耕用具,即翻田的犁。耒是犁柄,耜是犁铲,翻田耕种,收成五谷。所谓五谷,即:稻、黍、稷、麦、菽。《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句,赵岐《注》说:“五谷者,谓稻、黍、稷、麦、菽也。”菽是豆类的总称。五谷收成后,头代炎帝神农氏石年于年终十二月始作蜡祭以告上苍,并祝曰:“土反(即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蜡祭的含义是庆丰收之意,祷祝则是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土地肥沃,昆虫不作,灾害不生,再来一个好收成。这就是蜡祭。蜡音乍(zhà),也音岔(chà),是我国古代天子国君年终时祭祀农神的祭名,即农历每年十二月祭农神之称。蜡还音拉(là),与腊同音。于是,蜡祭也被称作腊祭,腊祭是蜡祭的转称。9 K7 ?) X; D+ O, v
2. 天子大蜡八- B6 M: |9 \9 H! z( ~; g- I9 X
蜡祭有八个方面的内容,称为八蜡或蜡八。《礼记·郊特牲》说:“八蜡以祀四方。”郑玄《注》说:“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辍,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头代炎帝神农氏石年开创了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根本,并且始作蜡祭以告上苍,形成了我国古代年终蜡祭的开始。蜡祭在我国古代是一件大事。所以,作为一国之主的历代天子或国君,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都要作蜡祭以祀神,并且进行祷祝,称为天子大蜡八。《礼记·郊特牲》说:“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祭百神以报啬也。飨农,以及邮表辍、禽兽等,仁之至,义之尽也。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故迎而祭之。祭坊与水庸,事也。故祝曰:‘土反(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皮弁素服而祭之。”文中,伊耆氏即神农氏。啬即穑,收割庄稼的意思。先啬,始教民以稼穑者。司啬,主管农业者。仁,不忘恩而报答之。义,有功劳必报答之。坊,堤坝。用来储水、障水。水庸即水沟,用来引水、放水。反即返字。皮弁,用白鹿皮制为弁。素服,用素缯布制为服。3 Z) _6 z- g/ l9 l+ q
八蜡之祭或称蜡八之祭是祀八谷星。八谷星是主岁收丰俭之星。关于八谷,《本草》:“八谷”,《注》说:“黍、稷、稻、梁、禾、麻、菽、麦。”《大象赋》的《注》说:“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八谷一词也是星名。《宋史·天文志》说:“八谷八星,在华盖西,五车北。武密曰:主候岁八谷丰俭。一稻,二黍,三大麦,四小麦,五大豆,六小豆,七粟,八麻。”《晋书·天文志》说:“五车五星,其西八星曰八谷,主候岁八谷丰俭。”根据以上文字,知天子大蜡八的“八”字,并不是随便取的,而是有特定含义的。即祀八谷星神。
: P2 C. W" G# l% u" ?" c) i6 e3. 腊八粥的成因$ I( i/ l, I, n0 m' M- P
腊八粥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天子大蜡八。天子大蜡八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二是进行祷祝和祈求。
) U, N' z; l/ F' c( K# Z( c7 w( B① 关于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万者,极言其多也,并不是真的合聚一万种物品,也不是只限于八种蔬果。蜡八的“八”字是指祀八谷星、八农神,农业的八个方面,并不是说用八种蔬果来祭祀。索者,绞合也,蜡即索的意思。飨者,敬献也。即将许多种蔬果谷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神灵,然后食用,叫做腊八粥。为什么是煮熟成粥,而不是煮成干饭呢?因为蜡祭是要祷祝,蜡八祭祀加上祷祝就是蜡八祝,也就是腊八粥。腊八粥谐音蜡八祝。那么,蜡八祝为什么不写成蜡八粥而要说是腊八粥呢?即:蜡为什么变成腊呢?因为年终十二月祭献神灵用的蔬果谷物等全都是干物。一年中收成的蔬果谷物等放置到年终十二月,当然全都变成干物了,而干物称腊。所以,用干物蔬果煮成的蜡八祭祀之粥,就被称为腊八粥了。这里的八是祀八神的意思,并不是指八种蔬果。关于干物称腊。干物在天子家中归腊人掌管。《周礼·天官·腊人》说:“腊人掌干物。”郑玄《注》说:“腊,小物全干。”所以是干物称腊。蜡祭是用蔬果干物煮熟成粥作祭品。所以,蜡祭又被称作腊祭。即蜡祭也称腊祭,蜡八也称腊八。这里的腊是指干物的意思,还没有和十二月连系在一起。但腊祭是在十二月进行的,其含义已经和十二月靠近了。1 x$ ?% I! O1 ^6 V2 Q
4. 腊祭之日――――腊日
- a) M" l. p7 X8 z. I腊祭之日是在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进行的。那么,是在农历每年十二月的哪一天进行呢?《说文Ÿ肉部》说:“冬至后三戍,腊祭百神。”《本草纲目Ÿ水部》说:“冬至后第三戍为腊”。即:腊祭是在农历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戍日进行的。该日称为腊祭日,简称腊日。既然农历每年的年终十二月为腊祭之月,则腊日应该都在农历每年的十二月内。《史记正义》说:“十二月,腊日也。”可是,冬至在我国的农历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因而,使得冬至后第三个戍日腊日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有时也会落到下一年的正月里去。这就不符合农历每年十二月进行腊祭的规定了。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腊祭的日子固定在农历每年十二月里的某一天。究竟是那一天呢?既然每年天子的腊祭称为天子大蜡八(祭祀八农神八谷星),蜡八也称腊八。那么,就将每年腊祭的日子腊日定为农历每年十二月初八日而被正式确定下来。《荆楚岁时记》说:“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该日是一个固定的日子,始终在十二月里而不会改变,符合“十二月,腊日也”的规定。
' \* H: t: G- [. r. ^5. 腊祭之月――――腊月+ L' R' r: _1 o# Z" h# l! q! X( j
用干物祭祀神灵叫腊祭,腊祭之月叫腊月。这里的腊字是干物的意思,并不是月份名称。在《说文》所说的:“冬至后三戍,腊祭百神”的年代,腊祭的日子有时是在年终的十二月,有时是在下一年的一月里。即腊祭之月的腊月,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月份。有时十二月为腊月,有时下一年的一月为腊月。这里的腊月是指腊祭之月的意思,也不是指月份名称。后来将腊祭的日子定在农历每年十二月初八日。于是,腊祭之月就固定在每年的十二月。在此情况下,腊祭之月的腊月,就固定在农历每年的十二月了。这里的腊月虽然是固定在农历每年的十二月,但还是腊祭之月的意思,并不是月份名称。腊音拉(là),我国古代十二月祭名,称为腊祭。, K% W% G. ~+ o" u4 e, p5 l
6. 腊月名称的确定
- S" c# g9 w/ _, R* S+ t天子大蜡八,我国古代天子国君每年的年终之时,都要用干物祭祀农神,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作为天子的秦始皇也要在每年的年终之时,用干物进行腊祭。腊祭是在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进行的,而且是用干物,干物称腊。于是,秦始皇就将腊祭之月的十二月正式定名为腊月而被确定下来。即:十二月称腊月。这里的腊月是月份名称,腊祭之月的含义已不明确,干物的意思则就更荡然无存了。
8 g& L; L+ a: }% U2 r, g7. 腊八粥的由来
1 Z% r7 O8 l$ K* \/ h3 Z由于我国古代天子国君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腊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祷祝。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干物敬献,表示庆丰收之意。干物称腊,八是八谷星神,故称腊八。在时间上,腊祭又是在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日进行的。腊月初八日亦称腊八。祷祝是腊祭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进行祷祝,称为腊八祝或称蜡八祝,祝与粥同音,于是就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农神,以表示庆丰收之意,并进行祷祝。用腊八粥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含义是用干物煮粥,敬献农神,进行祷祝,祈求保佑,以庆丰收。
, _$ h$ a6 j) D% `! F9 i+ x关于腊八粥的内容和做法,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Ÿ腊八粥》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红糖,琐琐葡萄等,以作点染。”+ T% E4 g: q# W
二.腊八粥起源的错误说法: B+ G$ y0 f4 r
关于腊八粥的起源,社会上有一种错误说法,说腊八粥起源于夏历十二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佛教寺院僧众取香谷及果蔬等物,煮粥供佛,名曰腊八粥,有庆丰收之意。将腊八粥的起源和释迦牟尼成道连系在一起。这样的连系是错误的。腊月初八日寺院僧众可以用腊八粥供佛,但不等于说腊八粥起源于腊月初八日的释迦牟尼成道。首先在时间上,十二月称腊,始于我国秦始皇之时,在此之前,腊月并不一定就是十二月,即:十二月并不称腊月。而释迦牟尼成道是在公元前550余年的春秋之时,其时十二月并未称腊,怎么会有十二月初八日煮粥叫腊八粥的名称呢?腊字的含义何在?更何况古时候的印度使用的是印度历而不是夏历。印度历的释迦牟尼成道日在夏历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怎么能将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固定在夏历的十二月初八日呢?释迦摩尼成道之前曾经到一条河中洗了澡,上岸后吃了牧羊女给他的一碗乳糜,然后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七天七夜,悟道成佛,叫作“veda”,音译中文为“佛陀”,即“觉悟”的意思。腊月初八日天气寒冷,释迦摩尼怎能在河水中洗澡呢?这是一些人错误的把中国的古文化和印度佛教联系在一起了。 在印度佛教戒律中有“腊数”之称。但佛教之腊是在夏季(雨季),而不是在冬季(旱季)。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夏季(雨季)的三个月,要安居一处,修习教义。每修完一个雨季,称为一腊。僧尼依此腊而数“出家后的年龄”,叫做法腊或戒腊。僧尼的长幼坐次,即依他的“腊数”之多少而定。佛教的腊数和中国的腊月根本挂不上钩。一个是在夏季,一个是在冬季。再说释迦牟尼成道与庆丰收之间又有什么连系呢?所以说腊八粥的起源,始自于释迦牟尼成道的说法是错误的。吴自牧的《梦梁录》说:“十二月初八日,大刹寺院谓之腊八,僧众设五味粥供佛,名曰腊八粥。”周密《武林旧事》说:“十二月八日,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这只是寺院僧众也设腊八粥供佛,并不是说腊八粥起源于释迦牟尼成道。腊八粥起源于我国古代天子的大蜡八,也就是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煮粥祭农神,进行祷祝,称为腊八粥。7 }* i" y5 U# j+ r  ]4 n

$ `- O. U# O7 v" w节日传统- a; d0 @% f, J: |. ]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这样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腊八粥,都是以庆祝丰收为内容的。2 i# l( q* r- i. j( N
“腊八粥”确实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因为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干果(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类混合成的一种粥,这种粥集中地反映出了农业大丰收的成果。 关中一带及附近一些地区的群众,都十分重视“腊八节”。但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又各有不同的讲究。富平县的农家,这一天喜欢酿酒,名曰“腊脚”;长安县的古风俗,这一天要煮肉糜,抛洒在花木之上,谓之“不歇枝”;乾县、礼泉一带,讲究腊八节要给老人送粥,女儿家要请新女婿吃粥;凤翔一带则是用黄米和八种豆子,加上油盐做一顿腊八焖饭;铜川地区的农村,在这天还流传着为幼男幼女剃头理发的习惯。凡此种种,自有不同情趣。

尚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9:03 | 只看该作者
佛教渊源
! f' ?3 b2 A% W: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L5 P2 b4 F4 I8 J8 f; x$ b; _: T. X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尚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9:03 | 只看该作者
腊八节话粥4 z- Q" M' n' H. T8 |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谓之腊八节,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民间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的谚语。该节从先秦始都是被当作「年节」来看待的。《礼记》曾有记载称:「一国之人皆若狂」。
! H, S! a/ G6 J, m  m: Z「腊」在远古时代本为一种祭礼名称,是古代颇有声势的岁终大祭。秦代开始把夏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虽在岁终,而古时日期无定,今以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者,实与古之腊祭无关,而为佛家之说。) f$ m/ \- o: d8 i9 h/ j; f, g
大约在东汉明帝时,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到晋后盛行。佛教有一个吉祥的节日——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十二月八日这天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之说,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分赠门徒及信众,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尚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9:03 | 只看该作者
腊八粥食俗+ W! ]$ r% s' ^/ Y' _9 J
腊八粥又名「七宝五味粥」,不少寺院还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各个寺院送七宝五味粥让门徒斗饮,称之为「腊八粥」,又称「佛粥」。南宋大诗人陆游曾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Z& u9 ~/ F1 s2 o
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如吴自牧《梦粱录》云:「自冬至后戌日,数至第三戌,便是腊日,谓之君王腊。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 X% s# F8 X9 A% @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煮粥,含有「赤豆打鬼」的说法,后经历史演变,加上地方色彩,其内容便越加丰富多彩。宋朝周密撰的《武林旧事》中称:「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元、明、清一直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宫廷里皇帝、皇后、皇子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还向各大寺院发米、果以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清朝孙雄《岁时杂咏》中有:「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之句。4 S( F+ q# R9 b4 f. h$ e/ a; X' D% @
人们在吃腊八粥前,先盛上几碗粥摆放于供桌上以示敬神祇、祀祖先。礼毕后,把粥分赠亲友邻舍,还需在午前送出,然后合家老少聚在一起吃粥,若有外出未归者,还得为其留一份。可见,民间对吃腊八粥是十分郑重的。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积德的善举。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V8 I- Q& `* Q1 Z9 @6 i, P粥中有道
* B8 _. t; n/ n5 L7 o4 H& W在中国,食粥的习俗由来已久,《礼记》上说:「饥荒之年,天子以饘粥赈灾救饥。」可见我们吃粥的历史,少说也有三四千年了。粥本作鬻,象米在鬲(古烹饪器)中相属之形,今俗作粥。因为煮米使其糜烂,故古时亦称为糜。据《汲冢周书》,粥为黄帝烹谷所作。吃粥,除了是为应时节,更多是因为饥寒和养生。6 W) q6 @- g/ Q4 H3 ~1 Z9 a
粥,含有清寒、堪忍、珍惜以及苦尽甘来的意义。宋朝名相范仲淹,年轻时家贫,苦读乏食,每日以饘粥果腹,每日只取粟米二升煮一锅粥,经一夜凝冻成块,用刀划为四份,早晚取两块果腹,如此苦读三年,终得有成。他说:「粥中有道。」东汉光武帝刘秀,平乱于饶阳无蒌亭时,天寒地冻,粮食不继,大将冯异弄来一碗豆粥进献,饥寒俱解。刘秀后得天下,下诏赏赐冯异珍宝钱帛,以报当年豆粥解饥的厚意。
$ ~& n- z' N' `8 g而今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粥早非寒俭之食,而成为养生之道。如宋张耒《粥记》云:「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粥因水分较多,可利肠胃是当然的。所以《礼记·月令》有:「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又其易于消化,对老年人更为适宜。宋陆游有《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宛丘即指上引的张耒,他是宛丘人氏。* f2 `! t: N. c. L
佛教的《摩诃僧祇律》中提到「粥有十利」,详述了喝粥的好处:8 s  J. w. q) }7 i+ V
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脸容丰满有光泽。1 S1 D1 R. }3 _5 O- m% ?# X
二、增力,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3 ^3 P7 x0 t  t3 p" B. u
三、益寿,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7 p4 Q- Y' r" o
四、安乐,吃粥能够促进身体清净柔软,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
) `3 W' X% ?, o五、辩说,吃粥有利于滋润喉吻,对人论法议经有帮助。3 I9 w7 Y* N( k' A
六、除风,吃粥能够调和身体,上下通利,并且消除风寒。
) f! |" G0 u, c: P4 W$ n* U* _七、消宿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 s7 g" \3 ]* O7 \/ \6 q; I八、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2 {) H. d7 K5 i
九、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 E$ E1 L0 w" w0 q& B, J1 J
十、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大抵养生求安乐,不过寝食之间尔。年节将至,终日饱食厚味易损伤脾胃,若常吃吃清粥小菜,佐以酱瓜、腐乳,不但可以调和脾胃,增进食欲,更能唤起吃粥的苦难记忆,感念眼前的幸福生活。所谓「莫嫌淡薄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于此寒冬腊月,不妨熬一锅甜粥全家共享,在腾腾热气中细细品味粥中的清和美味。

尚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9:05 | 只看该作者
相关传说
2 p! x% H& E  f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 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粥各地食俗: N, E& U9 R" a$ T$ i6 K5 p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A" ?2 Y8 |* B" a7 G- R7 R
相传,在古印度 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 D, A0 K; K2 L宋朝 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尚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9:05 | 只看该作者
各地风俗: E9 X1 s0 Q3 X: l, e9 n8 q
天津风俗
" d; P, I8 v" s3 j$ Y4 _天津人 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o3 J  m+ d0 k& {. Z) X+ a
山西风俗) G8 U0 r! P; Z' }  ]: b# \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7 U5 S0 V2 t$ N7 k  S8 k3 ^
陕北风俗0 m% }; ?. U7 }: c  X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5 b+ {8 \: |. I- d- a
甘肃风俗
8 l9 n7 I; ]$ g甘肃人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
5 w. z* q9 t6 T! e; ?. Z腊八粥原料1 `1 f- @0 y& @0 U, q1 C

0 A' }) F- t3 A) N) c3 A* F0 S  腊八粥原料
' \( U" x- |9 O8 [: `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 f: c1 S5 G, d$ U/ r; K, _
宁夏风俗
7 O4 S3 V- k, h" p. N, o宁夏人 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T8 U1 t1 E3 N
青海风俗
  M4 ]! J/ d6 K" m青海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 j) b, U  D  j) ^0 W$ e山东风俗
$ T' f0 B4 T* C6 p8 e! g2 _# H在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 h! ]9 M4 F, z% f9 f河南风俗9 z4 d; ^7 _8 `) ?3 h
河南人 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d0 n9 @7 Z8 \! s- d; J! H! u
江苏风俗4 {" z$ j: d9 R! h* M( j
江苏地区 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 ]) h" R& j5 W* {. I6 B/ N浙江风俗
$ H! X. W% D' y, b6 z$ ^- c) ?浙江人 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1 L' x* ?4 a8 E0 f
四川风俗
" x! l& h4 w/ o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异乡人来此品尝,虽入乡随俗,但很难习惯,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腊八与粥可谓密切相关,而粥喝在腊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样,喝出了水平。. I; c7 q) E# h0 u8 [0 l6 v
国人如此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说来,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应注意不宜多喝。其实,何止是腊八,平素喝粥,对老年人也是大有裨益的。粥的品种也相当多,可因人而异,按需选择,酌情食用。

尚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9:05 | 只看该作者
腊八美食
) d& |& ?% j; J) L腊八豆腐7 X7 H* \( K+ e, C' C# d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2 i  t, j# L6 B) F
翡翠碧玉腊八蒜8 ]7 J, F9 f" y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1 W  |' {4 t% Q3 U! Z8 ?
煮“五豆”: m/ r( m6 t; e! M6 v; J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6 `& d  B5 ]" R2 R. Z/ X5 V2 g, f腊八面4 E+ E8 y3 C% j; k- B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累计签到:1989 天
连续签到:126 天
9#
发表于 2013-1-19 11:41 | 只看该作者
这么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足球推荐论坛 ( 鄂ICP备11007229号 )

GMT+8, 2024-5-17 06:31 , Processed in 0.04842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 2018 baxi.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