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有些人注定永远也无法抵达胜利的最高峰,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他们也有一颗爱足球的心。他们并非是那些战功卓著的球员,他们并非属于攻城拔寨的急先锋,他们也并非是一夫当关的防卫者,而是:前腰,球场上的灵魂,球场上的艺术家,球场上的一道最靓丽风景线。
5 O4 N. F: i Q 8 |. h) j2 O$ A4 M$ r# V* O
(一)约翰·米库
1 S1 G0 I& m% x. U2 ?
4 @3 }$ v! d4 v1 H7 d7 A 在充满着艺术气息的古城戛纳,不仅仅留下过齐祖那华丽的足迹,同样也留下过“齐达内二世”米库的足迹,当然这个称呼对于米库来说确实有些不公平,他的才华并不输给齐达内,只是因为两人相继的出现时间太过接近,才让法国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忍痛割爱,一边缔造了齐达内的传奇故事,一边酿成了米库的悲情传说。
2 \ u1 w- m; J. \6 f1 X7 g / f1 | r9 V! Z) s0 m, b
第一次看米库比赛时,他所率领的“绿叶”不莱梅还显得非常青涩,而日后被叫做“红花”的斯图加特更是远远未到绽放的时节,他们都还无法与强大的拜仁进行全面的抗衡。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用一脚漂亮的吊门打破了拜仁慕尼黑之前接近两年的主场不败金身,也不妨碍他在“狮王”卡恩和慕尼黑奥林匹克6万多名观众的面前展示一下法国人秀丽的脚法。高傲的拜仁慕尼黑或许并未意识到一个恐怖的敌人就此出现了,也没有意识到这个进球仅仅是他们噩梦的开端,未来一个赛季的历程要比这一场比赛的失利更加恐怖。
& ~8 b- Z! O2 l- W7 F1 h. ]
: U' O+ C9 N" A+ v; U 每当我回想起03-04赛季的德甲赛场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革命”这两个字眼,仿佛那个赛季的德意志大陆一早便注定了盛世拜仁的消亡,而这场革命的真正主导者正是这位来自于法国的球场艺术家—米库。
, K# c1 ]0 {, }) X0 J
4 Q7 O E5 E- \& t1 \- J! w
/ J# q9 ?5 H6 e4 ~ 一场革命如果缺失了领导者的话注定会落个竹篮打水的结果,如果缺失了导火索的话则不至于随时面临崩盘的危险。先后做了两次齐达内的继任者,米库的心里早就有了要向全世界证明身价的想法,虽说他也曾拿到过2000年的欧洲杯冠军,可是当我们回想起高卢雄鸡2000年绝杀意大利的时候,有谁会记得那支法国队中还有米库这一号人物呢?从在戛纳起步到翻山越岭来到不莱梅,米库似乎总是无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的平台,戛纳这座小苗无法容下他,波尔多的实力也没法在当时的欧战中立稳脚跟,来到帕尔马却又遭逢球队变故,几番周折后终于与志向远大的沙夫一拍即合,沉沦依旧的威悉河畔就此也迎来了他们为之疯狂的“真核”!2 \1 L9 g8 p$ F! z# c6 `
: a1 V7 Y! K, B, |- h' h 米库驾到后,整装待发的不莱梅一直在思索如何寻找到这场“革命”导火索,反而却又被这一思二想给束缚住了脚步,让马加特带领的“小虎队”在戴姆勒得以先声夺人。“红花”、“绿叶”就此开始了同时的绽放,就连之前一个赛季战绩糟糕的“药厂”勒沃库森也被点燃了重生的火焰,“班霸”拜仁顿时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一度被挤出了三甲之列。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风波彻底席卷了德意志赛场,拜仁从第一轮比赛后就陷入了完全被动的局面,整个赛季也未能翻身,高昂的的头颅先后多次为希尔德布兰的不失球纪录、埃尔顿的疯狂进球等等低下,最终更是亲眼目睹了米库带领着不莱梅“三驾马车”(米库、埃尔顿、克拉什尼奇)加冕沙拉盘的瞬间。2 V& z. d$ C2 Q! G" _, ]/ z
# J7 J1 `6 I' P' n- h9 h 这一年是米库职业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个赛季,却也是最为失意的一个赛季,脚下踩着拜仁的尸首,却没法搭上驶向欧洲最高荣耀的班车。为何总是无法逾越过齐达内?就连最辉煌的时刻也不行吗?看来还真是不行,法国人宁愿接受被查里斯特亚斯破门淘汰的现实,也不愿给米库最后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可是他们是否还记得查里斯特亚斯进球后的疯狂庆祝是为谁?并非是为他自己,并非是为希腊队,而是为那件白色背心上刻着的名字,而是为那个远在家中感叹着“既生瑜何生亮”的球场艺术家—米库。7 j+ |! c I! N5 F) |' n2 L2 A
. L" Z* X& }. } C4 j 若问可曾潇洒过,便此威悉就一回。荣冠高挂人似锦,终难踏足国家队。
* E8 w, v1 v( F; E0 D; J2 d; c/ N. W: W4 h. j3 i
5 M0 |7 b8 O O, t8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