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i米体育
测试
666体育
查看: 844|回复: 0

15年投入13.9亿欧,德国足球青训的黄金架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4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好的即将到来。”
两周之前,体育大生意记者跟随PP体育足球发现之旅探秘德甲,在柏林的工作研讨会上,德国足球联盟官员帕特里克讲出这七个字。虽然德甲并非五大联赛之首,而德国队也接连遭遇世界杯和欧国联的重创,但在帕特里克眼中,他对德甲以及德国足球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的自信并非无稽之谈。一周之前,作为PP体育发现之旅的开篇之作,我们撰文《德甲前方独家探秘:长盛不衰的秘诀和机器美学的演绎》,对德国那让世界足球仰望的青训系统浅谈一二。从2000年欧洲杯德国队只进一球、只得一分、折戟出局开始,他们从虚无的黄粱美梦中突然惊醒,全国上下制定了严密、科学、有效的青训体系——这成为了德国足球繁荣永动机般的能量之井和造血之库。而更为重要的是,德国足球青训系统的“双轨机制”,即体教结合之路,将给中国足球带来更多的启发。
德国足球体系:一张自下而上的大网

. M1 o' o/ Z; _% v
德国足球联盟成立于2001年,主要运营和管理德甲、德乙两大级别职业联赛,包括处理比赛、媒体、版权、市场等相关事务。自成立开始,德国足球联盟与德国足球就开始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德国足球的管理和规划。在他们的工作中,有一项极为重要,即加强对职业俱乐部青少年队员的培养,以及筹建天才培训项目,保证后备人才队伍的延续。

, i. _& V/ Q! z& p/ W

) Y  @, j5 @/ ^- f9 \0 e5 v0 w; `; N. e* H2 v
沃尔夫斯堡足球训练基地
0 P7 [5 T- P& n$ V# s- w7 `; ]
2002年,德甲和德乙的36支球队被强制规定设立青训中心,另外还需配备全职教练、寄宿制学校和场地等基础设置,为小球员提供较为系统、完备的训练计划。根据德国足球联盟给出的数据,从2002年开始,俱乐部在青训中的投入达到了13.9亿欧元,而投入数字还在连年上升。2002-2003赛季,德甲俱乐部的青训投入为4785万欧,十年之后,这个数字提升121%变成了1.06亿欧。而到了2016-2017赛季,这个数字又达到了1.63亿欧。
当然,德甲和德乙的青训中心只是德国青训系统中极小的一部分。25500个大大小小的业余足球俱乐部围着学校和住宅区像蜘蛛网一样向外延伸,在这里,小球员仍然能接收到基础的足球培训,这样的配置也方便适龄球员穿梭于学校、家庭和俱乐部三点之间。而其中表现优异并展现出天赋和潜力的小球员,将被选拔进 “天才培训项目”,进行更为专业和系统的训练。
5 F9 @, N8 m+ }0 w4 y( b

; |8 ^7 @2 I7 l9 M# w$ W3 o) u$ ]
$ m# T( J, V$ O
柏林赫塔在训练的小球员

6 v- V; V+ Q  g+ |
“天才培训项目”始于2002年夏天,目前在德国全国共有390个基地,每个训练基地大约能覆盖65个业余俱乐部。这些被选拔进项目的天才少年们,除了接受俱乐部的常规训练之外,还将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参与训练基地的额外训练。最初,选拔进基地进行训练的球员在11岁至17岁之间,而现在,年龄区间缩小到11岁到14岁。每个基地都会组建两个组别,一个是U11和U12年龄组,另一个则培训U13和U14年龄组的球员,每组球员的数量不超过30人。据悉,每年约有2.2万名儿童和青少年能从这个项目中获益。
在训练基地完成训练后,更为优秀的球员会被挑选进俱乐部梯队,或者未来能跻身一线队活跃在电视荧屏外亿万观众面前。而那些凤毛麟角的球员,甚至会入选德国队大名单在欧洲杯、世界杯的赛场大放异彩。这是一条“从学校到世界杯”的人才培养道路。像网状般严密而清晰的人才选拔制度,极大程度保证了有志、有才的年轻人能“无一漏网”,成为德国足球蓬勃发展的中流砥柱。
成材率仅2%的解决之道:体教结合

& `, W/ S. \1 \2 h" {# E* B* i, O
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双元制”教育享有颇高的知名度。这种“双元制”,实际上指的是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而另一部分时间则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这种学校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直接走向一线工作岗位的模式,为德国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俱乐部的青训基地也一定程度是这种“双元制”的变体,加入青训计划的球员一部分时间用来学习文化知识,而另一部分时间则在球场上进行实操训练。“双元制”教育因为时代发展已经与高等教育实现贯通,进入具有“双元制”教育属性的高等院校即应用科学大学,学业合格者同样可以获得硕士等高等教育学历。
! a% U8 L, b6 `2 H# U

! r: ^  l- s8 n/ u
$ S$ I- \+ _$ o- E& [* x! I3 R
狼堡青训基地理疗室
而进入青训计划的球员则在“学历互通”上有更为迫切的需求,据门兴德拉巴赫全球营销运营总监、中国区执行董事韩彼得介绍,仅有2%的球员能从青训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职业运动员。那么,意味着98%的青训少年们最终将进入社会,选择与足球运动员毫无关联的职业。
以柏林赫塔为例,这家老牌俱乐部的青训基地就在奥林匹克公园球场旁边。两层的建筑楼囊括了工作人员办公室、球员宿舍、餐厅、体能训练室、多媒体回放厅等五脏齐全的设施设备。奥林匹克公园球场周边一共有11块场地,为柏林市政府所持有,除了一线队、梯队小球员训练之外,这些场地也对普通市民免费开放。
9 b( k& y, V7 W& T$ l0 F1 d3 M
6 Y2 e% b' S4 [6 f
4 t) _, a5 R8 v, p: k0 T
柏林赫塔有11块训练场
4 v  v+ Q% d) ^$ Z+ n
柏林赫塔青训基地目前有250名小球员,组成11支梯队,他们大多数都是柏林当地居民,采用走读模式,只是在训练课的时候来参与训练。U9到U12的球员每周训练4次,U13至U16则为7次,而U17和U19为8次,U23为7次。那些住址较为偏远的小球员,则会选择寄宿在青训基地的宿舍,目前共有24名。年龄较大的能享用单人间,房间门口会贴着他们的照片和个人信息,年龄较小的则是共享三人间。另外,在走廊的墙壁上,还贴着每名球员的居住时间表,方便俱乐部官员管理。从2001年开始,已经有64名柏林赫塔青训基地的小球员成功升入职业球队。
柏林赫塔非常注重与学校的合作,事实上,在青训基地旁边就有一所公共体育学校。参与俱乐部青训计划的球员能在学校接受文化教育。双方的密切合作构成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极大程度协调文化学习、运动训练与比赛的关系,球员在进行俱乐部合理训练的同时,也能保证吸收学校文化知识的教育。

1 y+ ~& L1 D# Y1 v8 L
8 Z3 H" T: o" G. c
+ i5 V+ A7 v6 p
柏林赫塔的学校食堂

- `% F( {$ ^' S
青少年队员上午到学校学习,下午到俱乐部训练。具体时间安排各俱乐部不太相同。我们随后造访的沃尔夫斯堡的训练时间是下午3点,晚餐后还会集中组织做家庭作业。如果当日有2小时的比赛练习,那还将额外找时间来把缺席的课补上。这样的方式解决了时间分配问题,保证了球员得到科学、系统的训练,并让他们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发展。
俱乐部对球员接受文化教育也有使命感。据柏林赫塔俱乐部官员介绍,他们在“迫使”球员学好文化课时有自己的终极杀招,即如果球员在文化课表现不好,就会受到禁止参加足球训练的惩罚。这样的奖惩制度能激励球员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换句话说,为了能在足球场进行训练,球员们均会选择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当然,这更是在成材率较低的情况下,为他们“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留下一扇窗”做准备。
助力中国足球走上进阶之路
2 T- K+ D0 x- F! k( k
德国的青训模式让世界景仰,也将在未来对中国足球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多家德甲俱乐部都在中国展开布局,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青训项目/合作的落地。
今年10月,门兴格拉德巴赫俱乐部在中国上海成立办公室,这是他们首次在德国之外成立办公室,来推进这家百年俱乐部的中国项目。目前,门兴在宿迁、泰州与合肥三地均有项目落地。在宿迁,门兴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并将在五年时间内打造一支能进入顶级联赛的球队;在泰州,门兴建立了青训营,直接对年轻小球员进行足球培训;在合肥,门兴将教练派至当地学校进行教学,让学生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德式教育。韩彼得说道:“我们俱乐部已经有118年的历史。现在我们进入中国,希望把经验传授给中国的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发展当地的足球,让中国足球变得更专业。”
. a# G% r7 I4 _5 z! e- y

  s9 U& W# ]. u, E5 z* t
! L% V  o* `" [# Y
柏林赫塔训练基地
; A* l9 L. W0 R* j4 ?# W' E, U
沃尔夫斯堡则在基层教练的培训方面贡献良多,2015年他们对全中国范围内的30名教练进行培训。俱乐部企业发展部负责人菲利克斯·韦林表示:“所涉及地区包括乌鲁木齐、大连、内蒙古和佛山等城市。每个地区的教练都需要面对不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诉求。所以在培训结束的6周之后,我们对他们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的反馈,比如他们会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最后结果显示,这些反馈都是积极的。”
但事实上,他们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沃尔夫斯堡中国区主席蒂姆·加格勒则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德足球文化差异较大。德国足球发展早,因此足球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精进,而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这也意味着,德国青训项目的落地不能“照搬”,而是进行中国化改造。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德国青训为小球员提供合同,并不会收取入学费,这是政府、足协、俱乐部甚至学校四方的共同投资。但在中国,虽然青训项目也有大把真金白银的投入,但是这种几乎“不计成本”的模式,对尚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国足球而言还是太过理想。
' l2 |: O# S" ], C" F* t7 v

5 g; K! }+ K7 E: [  M2 V, w8 r; k* s
& k8 P6 `+ L7 `; U5 ?, f
加格勒接受采访

0 M4 V. k- C( {  p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德甲俱乐部期待能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共同致力于青训项目在中国的落地。韦林坦言,对PP体育的这次造访非常期待。众所周知,今年7月,PP体育与德甲进行合作,成为德甲中国区2018-2022年全媒体独家版权持权商。双方将共同培育中国足球市场,并就青训相关项目展开合作。因为意甲国际米兰与中超江苏苏宁的运营经验,PP体育背后的苏宁体育有着清晰而成熟的青训布局,因此,他们也能为德国青训系统在中国的落地提供助力。据悉,未来苏宁体育将与多家德甲足球俱乐部展开青训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
而德甲自下而上青训体系,先进的体教结合培训思路,则需要留给未来的中国足球继续学习,真正走上足球强国进阶之路。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H* {2 [+ U9 ~. W$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足球推荐论坛 ( 粤ICP备13687314号 )

GMT+8, 2025-7-31 20:23 , Processed in 0.05130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