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淼上海寓所的客厅中央,摆了张大茶几。玻璃台板下压着一排照片,都是周苏红的笑脸。现在,若有客人来访,汤爸爸便会向客人介绍:“她是我的‘女儿’周苏红!”6 T4 q# T- U; @+ ~/ I/ j
1 U) U6 a4 W) r& A# t 从儿媳到女儿,汤淼家“酝酿”了近5年。数月前,汤淼与周苏红办理了离婚手续。“他们的感情一点没变。未来的生活,只是换一种方式。”汤爸爸说。
& Y6 H8 e$ S3 g/ R0 S" ^9 o$ N- V7 [" q5 n8 r
“放手,也是为了爱!”汤淼的轮椅靠在汤爸爸膝前,语气平缓。这个简单而朴素的想法,在他心里重复了千万遍。说出来的一刻,释然了。“炮炮(周苏红爱称)应该找个有能力照顾她的爱人。”
. y: z& Q2 z3 U/ u4 J8 u8 Y
{0 v' B0 ~- {, F+ |" v “汤家不能负了人家”4 J# b$ I( n! `: X* Q
' w) |) A. N$ l( X1 w
同为国家男女排第一接应二传,都身披“7”号战袍,汤淼和周苏红是中国排坛一个时代的金童玉女。, k- Q( U5 X0 F( l
3 v; o+ K9 r; Z( F/ I: J9 P9 C- P “女大三抱金砖”。2006年初,爱情长跑终于跑进婚姻殿堂。在双方家人的祝福下,他俩在上海登记结婚。那天,小夫妻许下同一个愿望——2008年一同在家门口迎战北京奥运会。
( E0 Y6 R( [9 a" j6 E3 ]
# B$ z2 P, s% R& O( X 世事难料,突如其来的变故击碎了夫妻俩的梦想。2007年奥运备战如火如荼,汤淼虽有伤在身,但康复已见成效。初夏,他随上海男排赴圣彼得堡参加一场国际友谊赛,随后重返国家队。
, p) J$ w7 B, G& e1 y4 M& b. a) }* c
彼时的西子湖畔,繁花似锦。汤爸爸正给两个孩子装修“婚房”,这是他一生中最忙碌,也最开心的日子。但,一个国际长途电话如晴空霹雳,彻底改变了汤爸爸的生活。“汤淼在训练中受伤,要您来一趟俄罗斯。”挂断电话,汤爸爸知道肯定出了大事。8 ?2 r, z f9 @" {
U, i, e0 I3 f6 X0 s. @# d 忐忑、不安……汤爸爸怀着难以言表的心情,火速赶往圣彼得堡。在当地一家医院,躺在病床上的儿子只能用眼神与他交流。“儿子能活下来吗?站起来的几率有多大?他和儿媳今后怎么办……”4 x. i1 Y6 \7 Q" @- H% ^+ P7 l
* w5 N8 E$ ^/ R& i3 k
汤淼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爷爷、奶奶都已到了耄耋之年,汤淼是他们最喜欢的孩子。第一时间得知孙子病情,二老把汤淼大伯叫到身边,转达二老的意思:第一,要把孙子活着带回家;第二,周苏红是个好孩子,汤家不能负了人家。& d$ I+ H$ n# q$ h2 _
& o& K; r5 N, a! {3 n% M9 \
父母之命拨动了汤爸爸心头最柔软的一根神经。在圣彼得堡,他夜夜辗转反侧。“父母请放心,两个孩子会处理好的。”汤爸爸说。! o* u+ v( S4 U7 ^; g5 _$ \
u) ]( N5 M: e- {3 y- Q“咱们分手吧”
1 l& X( A3 c2 c8 `( b. L) X+ f+ H# A `7 ^" x4 B) o3 O
与死神“赛跑”,汤淼在俄罗斯治伤期间,因为心里有爱,有牵挂,他不舍得离开这个世界。摘下呼吸机时,汤淼做的第一件事是给爱妻报平安。只是身体实在太虚弱,断断续续说出的那句“我爱你”,听了让人揪心。
8 Z% e, P6 H4 ^9 a) ?8 F4 C2 `) M1 Z- q% @+ Y
汤淼不止一次回忆,奇迹般地活下来,眼前、耳畔,每时每刻都是妻子的影子。那是他生存的勇气和动力。可病情真的一天天好转,他又不得不面对高位瘫痪的现实。病床上的汤淼看着爱妻红肿的眼眶,人生中第一次说了“狠话”:“咱们分手吧!”6 k7 [6 t. Z$ N/ F/ w
) w0 A9 q( A! k% k4 ]: e1 E7 [ 轻声一语如万箭穿心,她怎会不明白汤淼的心意。“5年后,如果你还不能站起来,再说吧。”以泪洗面的妻子,只好想个法子“搪塞”过去。 y {& A* O0 A2 q
8 e( Z$ p( u, q' u 其实,汤爸爸早就猜到儿媳不会同意。他太了解两个孩子的感情和儿媳倔强的性格。回沪后,汤爸爸为这事还专门找了上海市体育局的领导,希望帮忙做周苏红工作。“这孩子太好了,我们汤家不能对不起她。”; p' Y+ x3 N# f0 b
& d6 L& u- S4 x; v( p
岁月如梭,一晃“5年之约”就到了。小夫妻俩的感情,并没有因为汤淼的病情淡却,反而愈加真切。病床前,亲戚也曾劝过汤淼,“周苏红如果不提,你也别再说了。这样过下去不也挺好。”汤淼涨红了脸,第一次和亲戚发了火。“我能给她什么!”他用尽了全身力气,重复了多遍。此后,家里人更明白汤淼对周苏红的爱,再也没提过此事。“爸爸,你的手重了”; Y, G! r! H1 Z4 ]: |
) ~% `1 Y2 K$ P# u1 d 一个有情,一个有义。4 r9 t- X2 i9 Z5 j" J1 p
4 s. k, z1 s# b5 P+ S+ o; X 汤淼受伤的消息传来时,周苏红正在国家队集训,心急如焚。等丈夫回国后,她立刻请假直奔上海。救治的第一阶段,汤淼的病情十分严重,住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每天只允许一名家属,隔着玻璃探视5分钟。为了每天能见丈夫,周苏红寸步不离病房。/ \5 D. g" M/ Y
! @0 B3 j* V; A- r) L, q 在妻子的陪伴下,汤淼艰难度过了危险期。备战北京奥运会,周苏红带着不舍归队。聚少离多,她给汤淼买了台电子相册,拍些自己的照片,让家人放给汤淼看。
& t- a2 ~8 \ d6 ~) q- ?4 {5 \/ \( i' w2 Y
为了让汤淼了解外面的世界,夫妻俩每天必通电话,5年来从未间断。“两个孩子拿起手机,就有讲不完的话。2008年春节,周杰伦的《青花瓷》火了。电话里,周苏红一字一句教汤淼唱。”汤爸爸说起这些就滔滔不绝。- w8 K( R5 j1 v3 Q( z1 {# t7 ~
4 k- ~3 H T% Y+ W0 @9 S, R# V
中国女排只要放假,哪怕只有一天,周苏红定要飞往上海探望汤淼。家人回忆,康复初期,汤淼生命体征很弱。天再热,也不能开空调。“周苏红整夜不睡,拿扇子给汤淼解暑。风大一点,汤淼就疼醒,风小一点会热醒,真是难为周苏红了。”
7 y! y* ?5 N9 H4 I6 B S4 h& p/ K8 t; F5 C y# @7 |
5年来,周苏红细心照顾汤淼,没一句怨言。一次,她集训回来正巧碰上汤爸爸打理儿子的日常生活。“爸爸,你的手重了,还是我来吧……”“换谁能做到这样啊。”汤淼家人心存感激。
1 t6 r& x7 M6 ^' U2 B! O/ M1 q- L7 e2 K& G8 k- Y- _
照顾他是我一生的责任”
- O/ K: \" ~7 r# ^3 K. Y) [( ^
& k2 {$ r6 t1 E3 W 从只能用眼睛说话,到坐起来,自己进食,再到借助器械站起来……汤淼的毅力,令人感动。他一直在创造奇迹。+ r9 u7 q' H$ }4 ?: B& k
: B3 O0 }8 C m. i
为了给汤淼找到与外界的“接点”,妻子特地买来电脑。但起初汤淼连开机也不能操作。于是,周苏红只要有时间,就一遍遍地把流程教给照顾汤淼的阿姨。
7 S% t" i, x& _% e9 @5 q
9 r9 Y! ?. n' F: k 离开中国女排,周苏红回杭州工作、读书,更没办法照顾在北京治伤的汤淼。她开始想办法,让汤淼到杭州治疗,但朋友几乎全部反对。“照顾他是我一生的责任。”因为周苏红的坚持,汤淼在杭州得到了两年细心的治疗和照料。: p K7 @4 I) @& |# D, s- ^
/ [0 A* a, a# ~ K 5年,周苏红坚守着那份真挚的感情。再苦,再累,无怨无悔。这些年,她回家见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国外干细胞移植又有进展了”、“汤淼站起来的希望又增大了”……她总在给自己的父母打气。
7 F# d9 k; j3 T6 R( ?2 [; S; D: T# o
- _% u/ y- n* ~, K# W: \9 A 周爸爸和周妈妈也理解女儿的心思,从不多说。汤淼在北京治疗时,人手不够,周妈妈特地跑去一起照顾汤淼,一待就是数月。“一次在杭州,丈母娘来看望女婿,正巧碰上汤淼发高烧。周苏红想尽办法不让爸妈去病房。后来实在拗不过,老两口还是去了医院。”后来,双方父母坐下来一聊,才知道这孩子从没在父母面前抱怨过一句,也没有说过汤淼一个字的不好。* |9 j% R' C0 d- p" l. E; X) L
5 R) U& R/ i' n( T. u$ e 后记# ?* y# n5 S0 d Q9 L
0 [7 U, v9 d, c5 H 体育官员、球员、学生……周苏红现在的身份不少。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平时,半天在女排训练,半天在大学读书,还要兼顾体育局的工作,很辛苦。但只要有时间,她还常从杭州赶来上海照顾汤淼。一家人和往常一样参加朋友和家庭聚会。亲戚朋友也更尊重他们的这份感情。是的,他们的爱更进一步,成了亲情。
* t- ?0 _9 W" L! f+ o4 F+ e
7 i1 y) Y) `$ ]; {; ~% r
# J/ B4 z5 \) k6 c0 P% w7 C- t4 x7 K" }/ A
U2 ?( X3 u8 n.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