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沉》第一部:平地无风三尺浪 第56节
3 [1 r( X/ k! w$ [5 _1 D9 U# k8 Q
晶通的家属区今天非常平静,只有老人和一些孩子在路上来来往往,几乎看不出忙碌的样子,乔莉在里面转了一圈,见一家小卖门正在营业,便走过去买了瓶可乐,坐在门口喝了起来。店主闲着无事,问道:“你来找人?”
" c; R0 }* t8 T1 Q% V
' b; t( K/ u/ g“不,”乔莉道:“我来走亲戚的。”
7 \3 W0 o$ W0 ]4 U: r
: E- Z! M# g& d: }! `0 Q店主点点头,乔莉问:“听说晶通要改制,什么时候改啊?”3 u2 Z% O. ^3 z! e
Q* a% r' t5 J. u3 p
“谁知道,”店主道:“哭着喊着要改,几年都没有动静,前一段一说要改,工人又要死要活的,这不,这些天又消停了。”
* o, V/ b' n/ a- r; B
' b, z! u/ u4 [( S9 ]0 {: {乔莉感到心往下一沉:“改制这么困难?”
, _. j6 G. u. g: f
! R! b/ ^, x, F“那是,”店主道:“这么些个人要吃饭、看病,一下子厂子改垮了,我们怎么办。”
5 b5 [& U# D) ]. a N; o6 w, E. ^0 _' ~4 m' {6 o
“不是有社保吗?”
2 O% v- G l# q k- O7 q L! g# Q
5 S4 @( b1 u' ~4 U- i0 b+ i) T“是啊,”店主叹了口气:“那也得把钱交齐了,人家才给你保。”, J7 N$ |9 n! C& D+ ]$ Q& E, |3 [) B
- y$ x) ~0 h$ \% u( V“差多少钱?”$ c3 j! j+ T4 J0 M) n
% \2 `. r; }: P$ ]" \1 k1 e* r“不知道儿,”店主摇摇头:“多少年没交过了,谁知道有多少。”( i/ ]7 I" ?8 B+ m8 ^
% a+ ]) d, m) W
乔莉沉默了一会儿:“要是改制的话,将来谁当家啊?”
# x8 v# V) z$ J8 R. c4 l
* q8 f5 V1 j9 w& X" y“谁当家,”店主冷笑道:“哪个不想当家,我们晶通什么都不值钱,设备、人,屁码儿不算,可是有一样儿我们可值了大钱了!”
5 K- K' \: p) Q) J" l
# _4 O) t; [, Y) Y+ C) I' `“什么?”, y0 M! {- \% ?9 [# t
/ k7 f& X$ i) g3 X/ o“地啊!”店主一拍大腿:“姑娘您瞅瞅,方面几十里的城区,还找得出这样一大片没有开发过的地吗?”1 W) m0 D# u2 o5 j/ s
; J, K9 H0 i' e" C8 W* q“是没有,”乔莉也不禁冷笑一声:“这要是卖地盖房可值大钱了。”0 y2 C) v; q4 ^6 L# ?' B$ l
# m6 }7 m) O: m“哎,”店主道:“改制对我们工人可没好处,可是谁要成了改制后的大老板,光卖地就得发死,您说说,谁不想当这儿个家?!”
- H9 w( w, k/ v( c( z. H
: ~1 g$ f2 m. {9 F7 A; |“那工人谁还愿意改制,”乔莉故意长叹一声:“难喽。”8 }. z1 ^) ~( B+ a# t& Y: j9 U- `4 D
$ O' \) g! P3 }+ ?& j/ E' ?1 e2 R
“没人愿意,”店主道:“这么跟您说吧,我们不改制,还能住在城里边,虽说这房子是工厂的,可厂子在一天,就得让我们住一天,要是一改制,他们把地皮一卖,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啊,靠着这点工资,只能吃饱饭,买房?那比登天还难。”
6 \' e5 i& O) L9 b8 v* X
8 i2 \+ b3 P- ? v" ? ~1 D( H0 a乔莉将可乐大口地灌进肚子里,她依稀记得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是她一个小小的销售,又何足以谈论呢,她抬头望着路两旁一幢接一幢陈旧的住宅楼,它们是太旧了,它们也很温馨,对很多人来说,它们是唯一的依靠……晶通改制牵涉到这么多家庭的生计,能按计划实施吗,七个亿的资金到底有多少是欠的社保,除了社保之外,还欠有多少外债内债?乔莉不敢想像,在这种情况下,晶通还有多余的钱进行技术改造吗?
1 o S2 K2 o6 I. H. Q' Z
, k. U! C# ~$ b9 ]1 U5 j技术不更新改造,晶通的改制就是一场玩笑,它现在的设备以及软件硬件,没有一样符合市场竞争需要,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难道偌大的一个座工厂,真得要靠卖地生存吗?乔莉觉得自己的心情像这落日夕阳一般沉重,带着秋天落寞的寒冷与孤寂,她猛地站了起来,朝宾馆方向走去。' l& D& ^$ N& @# t8 S' \
k2 b& ~$ ^0 ~: A0 f9 R3 b# t这一个月她都是很有规律的周日给父母打电话,现在是周五的傍晚,但是乔莉抗不住了,经历那么多困难,被利用、被嘲讽、被不理解,她都没有抗不住,可是今天,她真的很难过,她将小卖部以及晶通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父亲,渐渐的,她在叙述中理出了一点头绪,她觉得她对不起晶通的工人,她好像在抢工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后一点国家福利,可是她又觉得她必须和他们抢这点福利,因为工厂不可能卖地为生,除非工厂不想继续生存。7 z$ I" e) q& {& X9 N5 f: F
$ e N3 a! V& C* D老乔默不作声地听着,女儿此时的困惑超出了她的职业范围,他很难作答,这恐怕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困惑,也恐怕不是人们在一时一地的困惑,老乔觉得女儿在经历他在机关生涯中也曾经经历过的痛苦,但可惜的是,他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M5 F! Q4 O) x; v1 ]$ _
7 }' _9 S' b5 B2 ]
父女二人对着话筒相顾无言,半晌老乔道:“当年孙中山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与时俱进有时候也伴随着痛苦,晶通不管怎么样,都需要改制,这是国家的选择,也是一个时代的选择。”* ]$ C# U1 {) \8 ]: K$ U0 C! m9 T
9 j8 H0 Q$ D; V2 ?! q1 Y2 o乔莉没有吱声,老乔接着道:“可能我说有点大、有点空,但事情就是这样的,我们都只是普通人,只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我们都无能为力。”
! N0 p2 {8 h5 U6 B% w4 e, z8 d8 |9 ^' Z4 r
“爸爸,”乔莉道:“如果晶通的单子谈成了,工人们会怪我吗?”, s# |- D. h" Q/ m+ {* d
, A, p& d* K# h5 s; K/ d
“这个不好说,”老乔道:“也许一部分人会,也许一部分人不会,可是我们做事情永远不可能让人人满意,所以,我们只能看一个方向,如果这是大势所趋,我们就必须如此。”
) C l' V1 K) |# U! @- H! k. ]! H$ x7 z8 Z- e) E
“王贵林和于志德,”乔莉问:“你觉得谁会在改制后的晶通当家作主?”4 j, N4 z( J. q& ~) ]
/ G, K5 \3 I2 m; d* }$ k“现在不好说,”老乔道:“你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0 c; |" B/ q# B* Z0 Z
9 ?% l: ?( `2 n( e: R, b# c* O+ g“你说,王贵林为什么要安排我们去接近于志德呢?”乔莉若有所思的问。# z: R7 ^$ d, \1 [" l
" n2 B5 v4 u" H; p“不好判断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判断,”老乔道:“记住,事缓则圆。”
4 J$ |7 x2 @! d; `
, c! q$ `5 b; V$ Y2 L1 }/ e9 ?) T2 Y乔莉默默在心中体会父亲的话,这“事缓则圆”四个字父亲不知道提醒过她多少次,以前她总是不耐烦,觉得父亲小题大做、胆小怕事,缺乏成大事的勇气,现在,她却咂摸出这句话中的味道来,她用手摸了摸脸:“我知道了,爸爸,你这段身体还好吧?”4 g# d" B& [ R
# {5 u; `- J( r# E“我挺好的,”老乔道:“你妈妈去外婆家了,晚上回来我告诉她。”
8 ?( g" o% \" r D, x' ?2 [' q, {( U% H, C6 h7 o9 \" {; F3 c
“不要,”乔莉道:“她知道我工作有困难会担心的,你就说我打电话回来问她好。”; F# D/ ], u/ w3 S7 v8 @/ ^
7 }- d Y& V7 |老乔在电话那头笑了笑,女儿总是很心疼他们,这正是让他放心不下的地方,女儿太要强了,如果打电话来向他哭一场,只怕他还宽心一些,这孩子事事都有主见,心性又强,不知道什么样的男人能够打动她,老乔除了担心女儿的事业,更担心女儿的婚恋,但是这方面他从来不提,又随便聊了几句,才挂断电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