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1 t L8 x2 p* `8 A4 g/ F1 t
3 K1 A6 J" G8 f4 f. F2 G曾春蕾,北京女排的主要得分手,凭借着08-09联赛的出色发挥成功入选了国家队,并且凭借着全面的技术、独特的左手进攻、良好的比赛气质,是北京女排自郎平、杨晓君、冯坤、薛明、韩旭之后又一位入选了国家集训队的队员,是中国女排为数不多的个人特点突出的年轻接应二传。
# P! f# U! x. z2 {" Y. I! o% i1 q; Y
8 f+ _1 U4 ^" ]4 b: \
姓 名:曾春蕾
2 e" q- k5 T* a4 N) L 位 置:接应二传
6 }/ ~7 A$ H) b# z8 [% x% H 扣球高度:318
, d1 _+ N, G- f# m, P* n 拦网高度:3098 z W5 _: ]& t1 B+ v7 X
俱乐部:北京汽车女排
4 b$ ^% A/ G T2 z' B 俱乐部号码:9号0 m2 L( B8 F% K9 A6 T0 c/ |5 u
5 ~7 \3 B1 j: L3 u人物简介* }; Q9 P n7 g0 c! G9 Q t; D
曾春蕾是北京女排的主力接应二传,身高达到1米86的她条件不俗,同时左手进攻也让她具备了区别于其他选手的鲜明特点。曾春蕾的职业生涯饱受伤病困扰,因为伤病她还缺席了2009-2010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的大部分比赛。北京女排最初的训练场就在北京四块玉训练基地。正如基地的名字一样,北京女排也有着被球迷们戏称的“四块玉”,她们分别是二传手冯坤、小二传韩旭,副攻手薛明,以及曾春蕾。% p! g5 _: Y' p# F4 \0 C o
冯坤、韩旭、薛明都是国家队选手,广大球迷都很熟悉。别看曾春蕾小小年纪,却已经成为北京女排的主要得分手,并且凭借着全面的技术、独特的左手进攻、良好的比赛气质,慢慢得到了许多球迷、媒体以及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关注。同时她也是中国女排为数不多的个人特点突出的年轻接应二传。
8 t9 i; C& E3 |9 m+ k/ t' m, R, f" q 技术特点作为北京队的希望之星,同时也是中国女排未来的希望之星。曾春蕾左手打球,快攻、拦网出色,同时还有势大力沉的扣球,她也是北京队的一传核心。她的交叉、后排进攻、二号位强攻,独树一帜,球风硬朗、气质特别。! A# l3 i# v2 o+ N# N) i9 m1 b# s0 K
2008——2009安踏全国女排联赛,北京女排的战绩并不突出,但相比曾春蕾的发球一定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 @0 n5 c1 Q( ?" n5 M0 p$ o2 Y 2004年全国女排联赛北京和上海一役,15岁曾春蕾的当时被国家队领队李全强发掘并提出重点培养曾春蕾,6 W6 D3 |6 P2 u1 m' e6 X! q
0 o; a3 A0 U% X& \. Y" B& T
4 m+ R7 B$ c! b! n1 I% \ s2 Q
蔡斌对于曾春蕾的评价更是充满期待。
6 V# r( I4 i3 l/ v* M- N2 r' i, ~ 曾春蕾的一传在北京女排内部测验排名第一,比赛中五轮一传任务。2005年世青赛曾春蕾的一传排名仅次于中国队的自由人陈展。
) e; S( E- m8 A/ l2 p) Q
- u B& W" u2 l M" O' H4 B2 b/ V
1 r- ]: f u1 U2 k& V技术特点
. T ?2 L& A* h. B0 E: n! g6 A0 m
) H+ P" F2 {1 T 曾春蕾作为北京队的希望之星,同时也是中国女排未来的希望之星。曾春蕾左手打球,快攻、拦网出色,同时还有势大力沉的扣球,她也是北京队的一传核心。她的交叉、后排进攻、二号位强攻,独树一帜,球风硬朗、气质特别
6 U2 g3 `5 G5 _1 W1 }4 U# P9 ?9 g( j: c6 w
技术优势
3 Z. i# i: o& @# W3 V 曾春蕾的一大优势就是技术全面,不仅在发球方面将势大力沉的跳发与诡异的长飘相结合,进攻也独具特色,一号位的后排攻、二号位的定点攻,及在二、三号位与副攻手的掩护配合都极具威慑,而作为接应选手,她的一传及防守功夫也相对不弱,女排联赛期间,曾春蕾场上能主接五轮一传,在北京女排一传内部测试中,曾春蕾排名列首位,作为曾经的国青队一员,在2005年的世青赛比赛中,其一传到位率也仅次于身为自由人的队友陈展。
* ~/ O8 A b0 M$ Y, j# y 而曾春蕾与众不同的最大特色就是其是一名左撇子攻手,左手进攻选手司职接应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二号位的进攻能达到右手主攻在四号位进攻同样的效率,并且在洞穿对手拦网方面也具有四号位主攻手所难以达到的效果。按照惯性拦网路线走向,对方拦网手一般身体向右移动的频率较多,而在拦防二号位进攻方面,除要求拦网队员具备快速转换能力外,还应具备极高的判断和警惕性,加上二号位的传配弧线一般较低,二传传接目的多为伺机突袭,因此对方拦网队员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如拦防四号位那样的双人抑或三人集体阻截,这样就为接应队员的进攻速率大大赢得了先机,特别是身为左手进攻的曾春蕾,侧翼的进攻路线较之右手接应更能有效打乱对手的布拦手位和起跳节奏。曾春蕾较跑动进攻更擅长2,号位定点和1,6号位后攻,定点攻能力不俗,得到了陈忠和,周苏红等业内人士的赞誉。8 B% g6 X- q9 J9 [* j* ?
( o5 l+ `+ G5 j: G( A, L性格爱好
5 z8 g1 s2 `; T% V( ^/ \ 由于家在北京,平时一到周末,曾春蕾就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她最喜欢户外运动,特别是坐着父亲开的车,去周边地区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可她一直想着要去享有盛名的泰国普吉岛游览观光。去年因伤修养了一段时间,本以为可以出去玩玩,来个积极性休养,可队里要求隔天必须归队进行康复练习,不可能走得太远。今年好不容易打完了联赛,兴致勃勃准备出发时,队里又通知全体队员不能离京。曾曾吐了吐舌头,笑着说:“看来普吉岛的计划又要推迟了。”
/ ?' u* j9 Y7 h& W* \' ~, Z/ k, R0 b$ |1 M
训练和比赛时,曾春蕾力量十足的扣球经常带动起队友的激情,而赛场外的曾春蕾则少了些许强悍,多了几分乖巧。$ W& W( X# J- c) ]: X% t
$ n( ~! A7 I+ e球经历
* d% P8 }1 _* w5 p, a- w4 w+ P1 j/ z) t 曾春蕾出生在北京,上小学3年级时,因为身高在班里很突出,于是被业余体校的教练选中,开始练习排球。8 @% _9 f) P. O" O: |0 X1 {9 L1 m
据曾春蕾回忆,她对排球一直情有独钟,自从9岁接触排球开始,就与排球结下了不结之缘。小时候的偶像就是当年荷兰女排的著名左手接应莱费林克,她动作潇洒,命中率高,是全队的主要得分手。小时的曾春蕾向往着自己也能成为像她一样的优秀运动员。如今的曾曾长大了,她说:“那只是以前的偶像,现在有了新的想法,觉得不用去特意模仿哪能一位运动员,我就是我,要练出自己的特点,我现在所要想的就是如何打好每场比赛。”# `: V* A* P m; k$ U( U E0 B+ t
# y+ m0 g' Y- o! G
正式复出2 k7 k9 {& \* m D5 f; k2 z
遭遇六连败的北京燕京啤酒女排,2010年1月10日在广安体育馆以3比1击败了南京军区女排,终于迎来了2009-2010安踏全国女排联赛的首场胜利。而接应二传曾春蕾的复出,无疑是北京女排取胜的关键因素。
/ p# I' Q; A" d' [! }7 H 在此前六轮比赛中,缺兵少将的北京女排已遭遇到令人尴尬的六连败。不过本轮比赛前北京女排的一个利好消息就是接应二传曾春蕾已基本痊愈,有望披挂出场。果然,在昨天的比赛中曾春蕾不仅首发而且还打满了全场。而由于她的复出,使得北京女排的进攻实力陡增,整场比赛曾春蕾和刘晓彤不仅撑起了全队的进攻体系,而且还合力拿下了47分,占全队总得分48%。这一变化让北京队终于一扫连败的阴霾,获得了本赛季的首场胜利。
$ ?1 Q: C6 a) H8 ?2 J$ O 赛后,北京队主教练方伟也如释重负,他表示这场胜利来得虽然有些晚,但也正是时候。他说:“曾春蕾复出使得全队的进攻点增加了,改变了刘晓彤独打天下的局面,给对手增加了防守难度。而且曾春蕾在后排的防守一传也减轻了队伍的负担。这场比赛曾春蕾也就只发挥了百分之六十的水平,因为脚伤刚愈,我们也不希望她操之过急。在后面的比赛中我们会随时关注及时调整。”7 J* t4 Q0 }% ?% h$ |; M/ o' G4 }! B4 e
正式复出的曾春蕾昨天比赛结束后也异常兴奋,她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憋坏了,就想着赶紧上场表现呢。她说:“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倒霉,在开赛前一天受伤了。而在养伤的这些日子里,看着队伍接连输球自己心里特别着急。这场比赛上了就想好好表现,但场上的节奏也把握不好。而且打到第三局输了之后我心里有些担忧了,因为我感觉脚已经发木了。不过还好,总算赢下来了。”[1]
6 R# ]9 N2 T' m5 U3 c编辑本段取得成绩* \0 [6 ?& R: j, I s" |' v+ C& c. i
2008——2009安踏全国女排联赛,北京女排的战绩并不突出,但相比曾春蕾的发球一定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C, i# e9 y# @& E% ~) L 2004年全国女排联赛北京和上海一役,15岁曾春蕾的当时被国家队领队李全强发掘并提出重点培养曾春蕾,蔡斌对于曾春蕾的评价更是充满期待。
5 {& F& ]+ ^* B8 d: I _ m4 g2 n 曾春蕾的一传在北京女排内部测验排名第一,比赛中五轮一传任务。2005年世青赛曾春蕾的一传排名仅次于中国队的自由人陈展。 |
|